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重大使命,具有重要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
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昝林森建议:
建立黄河流域“三生”空间综合调控体系。加快推动流域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善黄河治理法律体系,落实黄河流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流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线。加强跨省区监管体系机制建设,预留必要的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分区分类管控。
推动水系统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构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黄河流域农村水系统治理框架。探明水资源在不同功能需求下的高效利用途径,形成示范性的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建立生态脆弱区动态评估体系与响应机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生态脆弱区植被的自然或人工演替规律”“黄土高原土壤流失的合理阈值”等基础科学研究,探索以自然恢复为主的生态脆弱区动态评估体系与响应机制。
创新黄河流域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建立涵盖“生态—资源—环境”全要素的流域监测体系、流域综合协调机制和立体化多元化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整合区域乡村振兴乡镇数据库,逐步开展乡村振兴的系统评价和科学考核试点。
促进能源技术和绿色富民产业协同创新。黄河上游地区打造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中游地区以能源化工基地为依托,推进产业技术向清洁化、低碳化发展;下游地区持续推进现代化农业和节水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风险应对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同时,应将黄河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充分融入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中。加快推进黄河文化资源调查认定、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建设,发展黄河文化旅游业,打造乡村旅游,以美丽生态和深厚文化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