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从外出讨生活到回归乡里,黄河滩边的“能人”回来了
2021-09-14 17:39:12 来源:澎湃新闻
刚过下午2点,菏泽市鄄城县六合社区地毯加工车间,一派忙碌景象。三合村村民苏丽英穿着干净的衬衫坐在工位上,手穿梭在经线和纬线之间,动作飞快。不足半分钟,一米长的地毯就又往上织了两行。“等把这块地毯织完,就又能赚900块钱。”苏丽英咧嘴笑着说,手上动作又快了些。
 
  类似羊毛手工编织地毯这样的黄河滩区传统手艺,曾寄托不少滩区人的致富梦。可频发的洪水让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产业凋零。如今,随着黄河滩区迁建完成,特色产业重新起航,越来越多的“苏丽英”们回到家乡,年轻人不再为“结婚难”苦恼,孩子们有了新学校,新的黄河滩区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遗憾:
 
  年轻人都进城了,老手艺没了用武之地
 
  苏丽英今年整50岁,是鄄城县旧城镇三合村的村民,织地毯的好手艺是她小时候专门从老师那里学会的。“那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织地毯,家里人说,只要学会了这个,一辈子能凭手艺谋生。”
 
  最初接触地毯编织,是苏丽英15岁的时候,村里请来了鄄城县地毯厂里专业的老师。“那时候还不流行打工,村子里的人主要是种地。”苏丽英的老家三合村位于黄河滩区,早年间大水频发,庄稼和房子被淹是常有的事。水最大的时候淹没过苏丽英家的房台,田里种的庄稼也“泡了汤”。
 
  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苏丽英和村子里的女孩子开始编织地毯补贴家用,她们每隔一段时间从老师那里领到针线和图纸,在家织完后再交到鄄城地毯厂。苏丽英渐渐表现出了对织地毯的兴趣和天赋。“别人得学三四天,我一看图纸就会了,也没扎到过手。”回忆起这些,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骄傲的神情。
 
  三合村的手工地毯在20世纪90年代一度发展得很兴盛,几乎村里的女孩都有这门手艺。苏丽英说,那时候村里的地毯很有名,十里八村都知道他们的地毯织得好。然而,好景不长。后来,进城打工潮兴起,冲击了三合村的地毯产业。“村里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人越来越少。”久而久之,地毯厂不来收地毯了,苏丽英的手艺一时没了用武之地。
 
  改变:
 
  家门口开起地毯车间要把手艺传下去
 
  不织地毯的日子,苏丽英种着10亩的庄稼地,结了婚,有了三个孩子。为了一家人的生计,2019年她和丈夫两人分别在南京和淄博两地打工。她实在忍受不了和孩子们分开,在外没多久又回到了老家,五口人靠着丈夫在淄博工地干活的工资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
 
  现在一想起在外奔波的日子,苏丽英心里还是酸酸的,“那时候起早贪黑地干,不敢懈怠,一心想着能多赚些钱寄回家。”苏丽英在老家的房子是砖房,又旧又小,时间长了一下雨就漏,一直没舍得修,最小的孩子才刚上小学,她一狠心把他们留在老家,托付给老人照顾。

 
  去年9月份,新社区建好了。刚到新社区的时候,苏丽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家家户户都是二三层的小洋楼,出了家门就有超市、餐馆,比她在外打工时候住得还要好。“我守着新房子都不舍得打工去了。”苏丽英家里有五口人,分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有空调有暖气,简单装修后就住了进去。
 
  最让她兴奋的是,社区里有了地毯加工车间,离她家不过百米远,小时候学过的手艺又派上了用场。工作轻松灵活,上班时间自己说了算,工资按件结算。料理完家务农活、照顾好老人孩子,心有余力的情况下,苏丽英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元。“与在城市打工的收入差距不大。”苏丽英现在生活得非常满足。
 
  苏丽英所在公司的“羊毛手工编织”工艺如今已被列为菏泽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工车间里也有了越来越多像她一样就近就业的同乡人。听着熟悉的乡音,从事着以前的老行当,苏丽英觉得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她也期盼着,这项带着黄河滩区印记的老手艺,能在他们身上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
 
  回归:
 
  越来越多的人回来了“能人们”带回致富新办法
 
  随着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启动,越来越多像苏丽英一样曾经在外打拼的人们回来了,“能人们”也回来了。
 
  从鄄城县走出的大学生闫兵现在是阿拉丁集团的创始人,在青岛创业已经小有成就。2017年他的公司“试水”农业产业开始,他和叔叔闫洪江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家鄄城。“我们都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做这个项目希望能够尽我们所能回馈家乡。”8月29日,站在鄄城现代农业产业园里,闫洪江望着正在建设的智能温室大棚说。
 
  从去年7月开工,作为项目负责人的闫洪江一直盯在园区里,每天都要在大棚里转上几圈,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亲自当监工。鄄城县是农业大县,种植业以往都是以传统的农作物为主。闫洪江说,他们引进的是荷兰的先进无土栽培种植技术种植瓜果蔬菜,在当地是第一家。不仅如此,智能温室大棚占地6万平方米,这样的单体规模在全省并不多见。
 
  新黄河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整个智能温室大棚已经成型,大棚内每隔8米就架起长15米的暖气管,还专门设计出了采摘车车道,投产后采摘靠自动采摘车,浇灌、施肥由机器控制,用的全是农业生产的“黑科技”。
 
  “我们的工程现在已经进展到90%以上了,预计9月底10月初就能种上第一批草莓,到春节期间,草莓就正好到了盛果期。”据介绍,种植出来的草莓是绿色有机食品,价格非常可观,产量还比平常草莓的产量高出了三到五倍。“通过我们已有线上的销售平台和已经对接好的大型商超,以后鄄城黄河滩的草莓能远销海内外。”
 
  产业园西侧紧靠从黄河滩区外迁出来的黄河社区,选择这个位置,也正合他们的心意。从2020年开工到现在,已经有不少的社区居民到园区打工。“整个项目规划了两期,一期计划把它打造成为示范园,不仅让当地的居民来打工赚钱,同时教给他们种植技术,未来项目二期带着他们一起种,让更多滩区群众过上好日子。”闫洪江说。
 
  在东明,一直在河南干装修的焦园乡梦圆社区居民贾金兴也回了家。“回到村台上准备大干一场!现在我不仅给家里做装修,还接了十几个订单。新家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结束了十年在外漂泊的生活,也给了我继续奋斗的希望。”
 
  新生:
 
  找对象不再犯难优秀教师充实到滩区学校
 
  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来了,曾经让滩区百姓困扰的“娶亲”“教育”,终于也不再是难事,滩区的喜事多了起来。
 
  “之前,村里四五年没添喜事了,自从搬了新家,已经喝了四回新婚喜酒了。儿孙们都回来在社区里要了房,村里百姓的小日子日新月异、蒸蒸日上。”有村民说。
 
  8月31日,东明县焦园乡向阳社区,村民王龙与新婚妻子正在收拾家,新房里随处可见张贴着红色的大喜字。以前住在黄河滩区,瓦房低矮、交通不便、生活困难,说媒的来了无数次,鲜有女孩愿意嫁过来。黄河滩区迁建,王龙一家按政策分到两套面积14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现在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孩子是去年在外打工认识了妻子王文婧,我跟亲家说,分下来的房子随儿媳妇挑,相中哪套住哪套。”王龙的父亲王双柱笑得合不拢嘴。
 
  改变的,还有孩子们的校园。在鲲鹏小学,教室有90平方米,比之前大了一倍,配有新桌椅、空调、一体机和两架钢琴。操场有了200米长的塑胶跑道,划分了专门的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区和运动区。在学校硬件提升的同时,教育部门还不断选配优秀教师充实到滩区学校。原菜园集镇电力希望小学校长,现调任鲲鹏小学担任第一任校长的张国印告诉新黄河记者,“现在这座小学的条件是全镇最好的,比滩外的学校还要好。”
 
  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上课铃打响。“‘大包干’以后,吃饱饭不再是问题,但要想稳定增收致富,避免因黄河发水致贫,就得有稳固的家园。现在村台是百年安居工程,能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73岁的李鹏举老人站在讲台上,正为孩子们讲着东明当地推行“大包干”的历史和村台建设过程。
 
  同一天早上,苏丽英和孩子一起出门,在车间门口目送着孩子走进校园,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