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走黄河两岸 看脱贫攻坚”第三小分队如期到达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
2017年,河南县顺利通过国家脱贫验收,率先在青海省实现脱贫“摘帽”。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如今河南县脱贫工作的成果如何?负责接待的县扶贫局工作人员索南卓么告诉记者,要看河南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成果,有一个地方特别能体现,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夸赞。
扶贫小集市——阿柔集市
在索南卓么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一个集贸市场,市场里一片热闹景象,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吆喝声、询价声不绝于耳,一单单买卖顺利完成。这里正是河南县小有名气的扶贫小集市——阿柔市场,市场由河南县宁木特镇成立,每到周五全镇11个行政村共538户贫困户都会带着自家制作的酥油、蒙式藏袍、手工艺品等各类生活生产用品,在这里进行集中展销。
阿柔集市里琳琅满目的各类商品
“这是纯手工制作的吗?多少钱?能不能便宜点?”在木雕手工艺品的摊位上,智美坎卓精心挑选着商品,她告诉记者,今天要去西宁看望亲戚,准备带些家乡的特产,阿柔市场应有尽有,每到周五她都会和家人来市场买东西。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智美坎卓一家也是贫困户,她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帮扶下,顺利读完了青海大学的学前教育函授课程,明天将领取自己的本科学历证书。“真的特别感谢精准扶贫政策,我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会在家乡找工作,为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家乡更加美好!”
采访中致富带头人宁木特镇党委书记才旦公保给记者当起了解说和翻译,他不仅介绍着集市的情况,还给记者一一介绍起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商品。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宁木特镇党委、政府以“输血”只能解困,“造血”方能脱贫为理念,积极树立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信心,多方位研判、实地调研,最终成立阿柔市场,鼓励动员全镇11个行政村538户贫困户参与其中,以“消费扶贫”为抓手,激发贫困户致富的内生动力,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果。让贫困户体会到从贫困户到商户,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是“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宁木特镇党委书记才旦公保接受记者采访
叶西措是宁木特镇塞永村贫困户,今年20岁,每到周五在父亲的带领下一家人到集市上摆摊做生意, 售卖一些小件生活用品。刚开始因为自己害羞,不敢与顾客交流,营业额少得可怜,后来在乡镇干部的指导下,生意越来越好,一天可以赚个三四百块钱。叶西措说,现在家里除了饲养牛羊,还有了新的营生,一家人都感觉很幸福,父亲告诉自己,要永远记得党的恩情,把摊子摆好,以后走出大山。
叶西措接受记者采访
夏拉村贫困户桑杰措为了今天的集市,昨晚和家人忙碌到很晚,七八桶的酸奶到记者采访时只剩下两桶,她告诉记者:“自己没有本钱进货,就做了酸奶,没想到卖得挺好,从最初的三四桶,到现在的七八桶,每个星期都是做多少卖多少,收入是越来越多,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出的好点子,把我家里的牛奶变成了踏踏实实的钱。”
采访中公保书记告诉记者,今天有些遗憾,我们没能见到阿柔市场里销售最好的一个产品,宁木特镇新培育的扶贫产业项目——羊肚菌,正值第21届青洽会,产业带头人扎西群配带着羊肚菌代表河南县特色产品参会了。“羊肚菌是新品种,刚上市时我们也是担心老百姓没见过,不愿接受和购买,怕没有销路,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第一次上市的那天,100斤的羊肚菌卖了 10万元,这让我们很是振奋,也更加坚定了种好羊肚菌,带领着宁木特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老百姓收入增加,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美化,高质量发展正让生活的方方面面变得更加美好。或许这些民生“小事”并不起眼,但在老百姓心中却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大事,让他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河南县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宁木特镇勇于创新、大胆实践,为每一户贫困户出点子、想法子、指路子,将普普通通的畜产品最大限度的变成实实在在的现金钞票,鼓了腰包齐奔小康。公保书记说:“今年是脱贫攻坚最关键的一年,我们开办的这个扶贫小集市,就是想让贫困户彻底摆脱等、靠、要的思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收获幸福生活,做到扶贫先扶志,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实现他们的精神脱贫。”
融媒体记者:侯桂青 杨燕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