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头条
黄河岸边的国宝对话
2022-07-06 16:49:09 来源:河南新闻广播

   开篇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赴河南考察调研,就黄河治理、粮食生产、脱贫攻坚、中部崛起、干部作风等提出要求,为河南发展领航指路。6月25日起,河南新闻广播推出“喜迎二十大”特别策划《沿习中原策》,从总书记那些振聋发聩、脍炙人口的“金句”入手,全面展示河南人民牢记嘱托、奋勇争先的拼搏姿态,呈现新时代中原奋进的崭新画卷。敬请关注!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步履所至,情之所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黄河沿线视察调研,为创作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调音定调。

     滔滔大河,蜿蜒九曲。今天,古老黄河的保护与发展正在进入历史新境界,展开历史新篇章。听,见证黄河发展的国宝们开始了一场心灵对话。系列报道《沿习中原策》今天请听《黄河岸边的国宝对话》:



     鸟的独白:我是一只候鸟,名字“大鸨”。这几年,每年冬天,我和伙伴们就会来河南“度假”,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引来很多“粉丝”的关注。护鸟人张强就是我们的一位老朋友:
    “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河南黄河湿地,它的主要栖息包括中牟、长垣等等这些区域。今年我们观察到在黄河湿地大鸨有104只,近十年来,从来没有出现过。”
    鸟的独白:我们是杂食性的大型地栖鸟类,栖息需要广阔的平原、草地或田野。但前些年,黄河滩涂上杂乱的建筑物、鱼塘、河道里排放的汩汩污水……都让我们敬而远之。
  (新闻播报)河南台消息:遵循总书记重要指示,河南狠抓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河干流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向好;
    2、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编制……
    3、河南积极推进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生态廊道右岸道路基本贯通。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黄河办主任冯进城:
   “我们要提升河湖、湿地、林草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服务功能,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鸟的独白:水清岸绿,河畅景美,我也把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儿介绍给张强认识:
   “除大鸨以外,像罗纹鸭、绿头鸭、银鸥、鸬鹚等等在郑州越冬,这些“湿地精灵”用翅膀来投票,充当着最公正的生态环境评价师。”

    文物独白:黄河故道自古是鸟类天堂,两千多年前,我就在这里诞生。我是谁?我是一只仙鹤,没错,就是莲鹤方壶上面那只仙鹤。去年我和唐宫小姐姐们一起火出了圈儿。


    “妈妈你来看,莲鹤方壶。
     “对,这个是镇馆之宝,这个和咱们刚刚看到的贾湖骨笛、杜岭方鼎其实都是咱们黄河文化的代表,你记住了吗。”
    文物独白:怎么让我们“活”起来,“潮”起来?是我们院长马萧林和同事们孜孜不倦钻研的问题。这不,我们青铜器、还有铜佛、铜鉴、银牌等“微缩文物”被藏进土中,变成了盲盒,玩家可以体验一把开箱寻宝的快乐。
    “只有让我们黄河文化潮起来,我们的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才能有兴趣、想参与、有收获,让古代与现代进行碰撞,才能把我们沉睡千年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泥咕咕独白:和那两只国宝鸟不一样,我就是一块普通的黄河胶泥。但在我的家乡鹤壁浚县西杨玘屯村的一些手艺人手里,我也能变成国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们整个村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做泥塑。”
最初我们都是鸟的造型,现在我们变得形态各异、灵动生趣,身价也水涨船高,从“黄土”变成了“黄金”。
带货现场:“摇头柿子30对,38块钱一对包邮到家,柿子代表着柿柿如意,柿柿顺心……”
   “一场直播卖个一百多单,销售额就是万把块钱,一万多块钱。”
  泥咕咕独白:建起泥咕咕千人体验馆、文化研学中心,发展泥塑体验游、研学游……我的家乡也被冠上了“中原泥塑第一村” “乡村旅游特色村”等头衔。我们村支书宋楷全总是念叨我是“小泥巴做成了大产业”:
  “我们村现在从事泥咕咕行业的有150多家,年收入占我们村的全村的收入63%,一年从泥咕咕这个产业上达到2500多万。”
 泥咕咕独白:1600年前,我在原始先民拓荒稼穑、逐鹿征战中吹响,声音穿越时光的隧道,今天,再次奏响幸福的黄河乐章。

   记者手记:怎样才算“幸福河”?又要如何“造福人民”?遵循总书记嘱托,河南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打造了黄河保护治理的“河南范本”:594个黄河流域“四乱”问题全部整改;黄河干流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向好;沿黄生态廊道累计绿化10多万亩;21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启动实施……坚持黄河生态保护为先,着眼“增绿”;坚持高质量发展为本,着眼“创新”;坚持文化传承为根,着眼“铸魂”,黄河岸边的幸福故事还在继续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