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掀起了#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吗#的话题讨论。据了解,自2002年以来,黄河已连续22年实施调水调沙,累计输沙入海32.5亿吨。
有网友分析:“照这个趋势下去,有望降低河床,提高下游深度,一举解决黄河地上悬河的问题。困扰中国历朝历代上千年的黄河水患问题很可能会得到根治。”
也有很多网友问到,什么是地上河?
地上河是一个概念,而不特指某条河流,当河床海拔高度高于该段河流流经地区的两岸地面海拔高度,就被叫做地上河,又称悬河。由于水往低处流、水流方向全靠两岸人工修建的河堤约束。
图源:三联生活周刊-黄河改道图 制图:王小菲黄河下游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地上河。黄河自古以来“善淤、善决、善徙”。黄河下游由于决口,主流迁徙,并在较长时期内放弃旧道,改走新道。史料记载,黄河共有六次大改道。今天跟随河大卫,一起走进黄河下游的改道史。
头次自然改道
公元前四世纪之前,黄河基本呈漫流。后来由于人口逐渐增多,再加上黄河在整个华北平原的腹心地带,于是在人们对土地的需求之下,开始修堤,将黄河固定下来了。
这个过程就叫做第一次改道,或者说有了一个固定的河道。这个固定河道指的是黄河下游地段,主要流经今天的河南和山东境内。通过人们的筑堤所保持下来的这条河道要比今天的黄河更偏北一些,也就是说最后它的入海口是和今天的海河基本上是互相吻合的。但是黄河在这个河道上固定下来之后,又有过多次的泛滥,并在下游地区形成了两个分支。从战国到汉代,黄河在大多数时间保持了这样一种流向,主要流经今天的河北省境内,以海河河道为主,然后注入到渤海湾。
第二次改道 沾了祖坟的光
第二次改道大概在西汉末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王朝——新朝,一般我们把它叫做新莽政权。
新莽时期,河水肆意泛滥半个多世纪,这与当时的执政者王莽直接相关。王氏祖坟位于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河决东流,正好避免被淹之难。若填堵南岸决口,那么下一次大河决口就会冲向北岸大堤,王家祖坟正在北流之路上。
中国古人认为“事死如事生”,祖坟被淹不仅祖宗不舒服,也会因此而殃及后人,这样的结果是王莽不想看到的,也就不主张堵塞决口。
王莽政权结束了,然后东汉政权建立。在初期阶段,刘秀也没有时间治理黄河,到了东汉的第二个皇帝——汉明帝,也就是公元69年的时候,开始治理黄河。
这次是一个叫作王景的水利工程师,主持治理的黄河,堵住了这个决口,然后引导黄河向下游流,形成新的河道。
这个河道的走向与今天黄河下游的河道有一点偏差,但是最后注入到海洋的入口处和今天十分相近,就是在今天山东省垦利县附近入海的。这次黄河的治理是非常成功的,整个黄河大概在八百年左右保持了一个相对的稳定。这个相对稳定是说大的泛滥改道不多,小的决口也有。
故后人也将这八百年视作黄河“安流”期。
第三次改道 北流和东流之争
到了公元1048年,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出现了第三次改道。
这次改道,决口地点也是大概在今天的河南省的濮阳一带,这个地方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次数最多的一个地带。
这次决口使黄河分成两条支流,一条支流向北,又走到了海河一线;另外一条支流向南,又从山东一线入口。这两条支流有人把它们叫作黄河的北流和东流。
黄河的北流和东流,在北宋历史上就变成了一件很热闹的事情。北宋的首都开封城,距离黄河的决口地点并不十分远,黄河决口之后,朝廷一片混乱。有人就说了必须堵住两条河道中的一条,然后让黄河沿着另外一条河道进行流动。
于是朝廷里面就形成了两大派别,一个叫北流派,一个叫做东流派。
东流派强调若“河不东,则失中国之险,为契丹之利”。这是说,契丹人可顺黄河而下,直抵开封。
东流一派强调国防与漕运,北流一派则注重地形与水势,这派提出“东流高仰,北流顺下”,即东流一带黄河行经多年,早已淤高,而北流一线却有低洼之处保障河水通行,依水往低处流之常理,北流更近水情,况且“塘泺有限辽之名,无御辽之实”。
而皇帝无法判断究竟是实行哪一派的主张好,于是政治上的纠纷影响到了治河。东流、北流与北宋王朝的历史相伴而存。黄河在两条河道并存的情况下,改道和泛滥又时时发生,北宋时期真是内忧外患。
第四次改道 军事造成的人为改道
黄河下游第四次重大改道发生在 1128 年,这时中国南北方已经分属于两个政权,女真人在北方建立了金国,南方则延续赵宋政权,为后人称为南宋。正是因为南北两个政权的对峙,这一年黄河决口的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南宋政权为了阻挡金人南下,在今滑县西南李固渡,人为扒开大堤,“以水当兵”。这一次黄河不再经行以往的河道,河水向东南流入泗水,再由泗水夺淮入海,从此开启了黄河夺淮的历程。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自行的决口和泛滥又不断地发生。首先,黄河的一部分水流是从淮河的一条支流——泗水,注入到淮河的。有人进行过这样一种测量,大概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河水是从泗水注入到淮河的;另外的百分之六十是在下一次决口之后,又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最后也是由泗水注入的,但是沿途所经行的路程是和前者有所不同的。此后,又有第三次决口,有一部分水流虽然也遵循着由泗水入淮,但是在附近又形成了一条小的支流。在第四次改道之中,可以说黄河下游地段形成一种并行的路径。
第五次改道 军事战争人为改道
黄河下游第五次重大改道出现在元代至清中期,这几百年内是黄河下游河道最紊乱的时期,尽管总体流向也是夺淮,但黄河侵夺范围远远超过第四次重大改道。河水从泗水流域向西扩展至颍水一带,几乎淮河北岸所有支流都成为黄河流路。
黄河下游第五次改道也是人为决口。金哀宗开兴元年(1232 年)已是金王朝晚期,在蒙古军队的压力下,哀宗皇帝从北京一路南下逃至开封,又从开封逃至归德(今商丘)。
面对蒙古人兵临城下,金人曾计划在凤池口扒开黄河大堤,挡住蒙古军队,但派出去的人无一冲出重围,计划未能实现。
城外的蒙古人同样知道了这一信息,他们想利用河水淹没归德,不战而胜,于是毫不犹豫地挖开凤池口 ,却没想到归德城墙高,河水南下,绕城而去。水淹归德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保护了这座城市,进而延缓了金朝的灭亡。
蒙古人决河之举的目的没达到,却导致了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
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河水夺泗、夺涡、夺颍,最后入淮,黄河将足迹推向黄淮平原的西缘,至豫西山地而止。元代,黄河下游长期经汴、涡、颍三支分流,并以汴道为正流。
元至正十一年(1351 年),在贾鲁主持下开展了治河工程。
贾鲁主张“疏塞并举”,挽河东南由泗入淮。根据这一主张,堵塞其他河口的同时,一条自徐州入泗水,循泗水入淮的河道形成,这条河道也被称为贾鲁河。
贾鲁河的治理尚可说成功,不但短暂结束了数条河道并流的局面,且根据水情设计了功能不同的堤埽。贾鲁河建成不久,元末起义爆发,朝廷无力顾及河道,新的决口泛滥再次发生。
第六次改道 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历史
咸丰五年(1855 年)兰考铜瓦厢决口被认为是第六次大改道,直至一百余年后的今天,黄河由大清河入海,是仍回归东流偏北期。
清末至民国先有20年(1855年—1874年)在山东西南部多道漫流,后大清河故道段又有大量决溢。至1938年,抗日战争时,国民党政府在河南省郑州花园口炸开黄河堤,黄河向东南流入淮河,到1947年,花园口堵口,黄河才复归故道,即今经山东省垦利县入海的河道。
黄河要告别地上河了吗?
据光明网报道,连续22年调水调沙,黄河累计输沙入海32.5亿吨,下游河道平均下切3.1米,“悬河”态势得到初步遏制。
2022年初,三门峡水库也迎来治沙新气象,由中国研制的浚河007号,长度45米,宽8.2米,平均每小时的抽沙流量达到4,500立方米,每月能清除40万立方米的泥沙,抽取的泥沙可以填平周围的矿坑,改良土地新增耕地。
而在中上游,另一个伟大的项目三北防护林,正在减少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则是提升上游水源含氧量能力。下游排沙,中部固沙,上游增水。
也许,在未来,真的可能像网友说的那样,困扰中国历朝历代上千年的黄河水患问题很可能会得到根治。黄河或许真可以告别地上河了!
综合自:河南省水利厅水利学会、三维地图看世界、 乾元国学、 文史宴、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