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保护
孟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成候鸟越冬天堂
2024-01-31 15:30:45 来源:农民日报

隆冬时节,黄河岸边芦荻萧萧,河水荡荡。河南省洛阳市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度迎来候鸟迁徙高峰期,黑鹳、天鹅、豆雁等候鸟,飞临这片鸟类越冬的宝地,在绵绵北邙山与滔滔古黄河的拥抱下觅食、飞舞。

打造绿色屏障 生态持续改善

辽阔的黄河夹心滩上,成千上万只水鸟翻飞于沼泽沙洲,骤然起舞的、啁啾鸣唱的、高翔的,铺天盖地,构成一幅幅万羽竞翔、鸟唱水吟的天然生态画卷。

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河中游与下游过渡地带。近年来,孟津区编制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生态保护性及恢复性规划实施方案,采取水生植物栽培、水系连通、生态补水、隔离水带建设等措施,积极开展黄河湿地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成扣马、黄河桥、白坡等湿地恢复示范区3.1万多亩。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发展理念,在黄河沿岸构建“一廊三区七园”生态布局,依托山水风光、现代农业等资源优势,结合黄河生态廊道、湿地绿化、湿地游园等建设,先后建成万羽洲、鹤鸣湖、黄河桥头等湿地主题公园,建生态绿廊197.16公里,两岸绿化率达90%以上,沿黄河两岸建成生态景观长廊20多处。

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相继发现三趾鸥、小滨鹬、红胸黑雁、靴隼雕等鸟类新纪录13种,其中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种。除频繁发现黑鹳、大鸨、灰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候鸟身影外,入冬以来,科研人员还监测到时隔5年再次出现的珍稀鸟类火烈鸟,时隔8年再次惊艳亮相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等。

数九寒天,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候鸟提供了天然的栖息地和觅食地,种类繁多的候鸟成群结队来到这里,此地已成为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

强化生态管控 栖息鸟类骤增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孟津持续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目前保护区鸟类已增加到32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等1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灰鹤、白琵鹭、大天鹅等58种,鸟类数量最多时达15万到20万只。

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近年来,保护区不断发现鸟类“新面孔”。黑雁的到来,刷新了河南省鸟类新纪录;疣鼻天鹅、火烈鸟、草原雕、铁嘴沙鸻、红颈瓣蹼鹬、斑胁田鸡、西方秧鸡的到来,刷新了洛阳市鸟类新纪录;黑鹳、黄胸鹀、白琵鹭、鸳鸯等珍稀鸟类均以较大种群出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数量最多时有100多只。

为保护更多的珍稀鸟类“安营扎寨”,该区湿地管理部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实施鸟类重要栖息地建设项目,修复湿地生态,强化湿地功能,吸引鸟类栖息,为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提供新平台,打造出黄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亮点,使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随着湿地自然保护区沿线内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保护区内鸟类种群和数量比往年同期有大幅度增加,豆雁、鸬鹚等水鸟种群最多达数千只。为保护越冬候鸟的安全,湿地保护中心加强巡护监测,采取定点投食和智能监控等措施,并在鸟类聚集地安装智能广播设备60多个,全天候宣传野生保护动物相关法规,聘请多名护鸟员当起“贴身保镖”,每日定点巡查,拉起警戒线,划出“保护禁地”,禁止行人进入。当地林业部门沿湿地进行大面积植树造林,做好鸟类的“免费房东”,确保大批候鸟安然越冬。

如今,黄河岸边连片的芦苇荡中,成群的水鸟会突然从芦苇丛中拍动着翅膀飞上天际,在落日余晖的映射下,“落霞与‘水鸟’齐飞,河水共长天一色”。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然成为候鸟越冬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