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保护
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筑牢绿色屏障
2021-08-31 18:27:44 来源:宁夏新闻网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这句耳熟能详的民谣,勾勒出宁夏平原的美丽风光。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阻遏风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之一。

“十三五”期间,宁夏生态环境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重要使命,坚定不移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积极发挥生态环境保护调结构转方式作用,齐心协力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宁夏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了哪些成绩?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又将如何开启美丽新宁夏建设新征程?记者日前专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柏森。

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环境报:

“十三五”期间,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总结出哪些经验?

张柏森:

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实,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美好的生态环境。

“十三五”时期,宁夏确立生态立区战略,作出守好三条生命线、走出一条新路子的重大战略部署,高规格成立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领导小组,坚决扛起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施意见》《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部署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工程,建立健全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美丽新宁夏建设迈出新步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宁夏上下的共识。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性、转折性成效,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全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十三五”期间,宁夏生态环境系统紧扣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个根本目标,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利剑”作用,坚持“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宁夏经济总量保持不断增长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目标。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部审核认定2020年宁夏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两项约束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均为“优”。PM2.5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15.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5.1%,较2015年提升3.7个百分点。15个国控断面Ⅲ类以上良好水质占比93.3%,较2016年提升26.6个百分点;自2017年起,黄河干流宁夏段连续4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重点入黄排水沟均达到Ⅳ类水质目标,劣Ⅴ类水体和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辐射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此外,累计淘汰燃煤锅炉2622台、黄标车和老旧车14万余辆。工业企业脱硫脱硝等废气治理设施达到2871套。所有燃煤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全区建设120个热点网格共520座监测微站,推行大气污染热点网格智能监管。建有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57座,处理规模达到160万立方米/日,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渝河治理模式和治理经验得到国务院督查表扬,入选全国示范河湖建设名单,成为一条获得国家荣誉的河。

同时,完成省级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改革,22个县区全部单独设立生态环境部门,实现首轮自治区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五市一基地”全覆盖。

将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黄河保护一体推进,从全局和战略上全力谋划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报:

贺兰山、黄河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屏障,“十三五”期间,宁夏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好生态屏障?

张柏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贺兰山作为宁夏重要的生态屏障,多年来为宁夏屏蔽风沙,拦截寒流东进,阻挡沙漠入侵,保护黄河,成就了宁夏平原的沃野千里,护佑着黄河、河套平原及西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也为宁夏发展贡献了周身宝藏,因此被宁夏人民亲切地称为“父亲山”。

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建立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日渐繁杂,贺兰山遭遇无序和野蛮开采,山体被严重破坏,2016年被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也由此成为宁夏实施生态立区战略的一场关键“战事”。

2017年以来,宁夏有针对性地出台一大批政策措施,有力推进了保护区内及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保护区内所有人类活动整治点全面退出,保护区外围损害生态环境质量和功能的问题点位基本得到整治。

2019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研究实施贺兰山一体化保护修复工作,制定专项工作方案,重点对贺兰山保护区外围重点区域集中开展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按照“一年整治、两年修复、三年提升”的思路,持续治理和逐步恢复贺兰山自然生态环境。

截至目前,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先后排查出人类活动点位242处,其中中央环保督察反馈169处,“绿盾”专项行动排查73处,整改完成率达到100%。重点整治区域通过削坡覆土、填埋渣坑、播撒草籽等方式,积极进行生态修复与植被恢复,累计造林1万余亩,不断巩固治理成果、提升生态恢复成效水平。

保护黄河,重在行动。2017年起,一场声势浩大的黄河保卫战在宁夏拉开序幕,奏响了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宁夏篇章。自治区党委作出“既要依托黄河资源,更要保护黄河资源”“全面加强黄河干流、支流、重点入黄排水沟和重要湖泊湿地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治差水保好水”“实行最严格的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制度,让母亲河永远健康”等一系列重大安排部署。

各地各部门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宁夏沿黄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黄河宁夏段岸线保护利用管理规划》《宁夏水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规划,明确黄河保护的红线底线。同时,构筑以贺兰山、六盘山、罗山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的“三山”生态安全屏障,将贺兰山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黄河保护一体推进,从全局和战略上全力谋划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末端提升等综合整治措施,以黄河干支流、重点湖泊、重点入黄排水沟等为重点,系统实施“五大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工业园区废水全部集中收集处理,取缔入河湖(沟)工业企业直排口。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加强“四乱”问题清理整治,推进黄河及其支流岸线划界。清理黄河流域污染水域面积1193亩,清理整治黄河岸线违法违规利用项目39个,腾退黄河岸线3.7公里,黄河生态保护取得重要成效。

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抓手,构建现代化污染治理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中国环境报:

“十四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请您介绍一下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思路。

张柏森:

“十四五”时期是宁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关键时期。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按照中央的有关决策部署和自治区的相关要求,按照生态环境部的统一安排,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抓手,构建现代化污染治理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

绿色转型成效更加显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强度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

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环境安全取得有效保障。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固体废物与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能力不断增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明显提升,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持续加强,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污染治理能力突出短板加快补齐,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同时,宁夏把生态环境各项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在此基础上加大环保投入,并严格考核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