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河文化
传唱中原大地的黄河故事
2024-04-25 11:18:54 来源:中国水利

从郑州花园口到兰考东坝头,从孟州黄河苑到台前影堂险工,沿着黄河大堤一路行走,一个个承载着黄河精神的工程展现在眼前,一座座镌刻着文化印记的场馆吸引着目光……河南黄河河务局近年来充分发挥独特的治河文化禀赋,围绕沿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聚焦打造文化工程、文化场馆、文化产品,让河南黄河文化建设焕发别样光彩。

灵动创新 贴近群众生活

河南黄河河务局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精品线路。他们先后出版《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研学资源手册》,联合清华大学文旅研究院进行黄河研学资源调研,完成“郑汴洛”三条路线课程设置,在全省范围内命名10处研学实践基地。“黄河文化千里研学之旅”品牌在2023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发布,“黄河文化”话题在全网浏览量连连上涨。

“我们将充分发挥黄河保护治理专业优势和工程资源优势,将黄河流域河南段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转化为社会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可亲近、可感知、可体验的研学产品,全面展示以黄河为纽带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河南黄河河务局局长张群波表示。

4月5日,在焦作武陟县嘉应观乡御坝村,一个占地180亩的黄河文化产学研基地内,游人如织,黄河号子、模拟埽工等吸引了不少人参与。据武陟第一黄河河务局负责人介绍,园区以嘉应观、御坝、杨庄改道工程纪念馆为依托,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形成研学课程、研学导师、研学基地、研学文创等完整体系,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河南黄河河务局加快推进治河工程与黄河文化深度融合,已建成郑州标准化堤防科普文化广场等23处文化阵地,8处河南黄河文化融合示范工程。同时,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中的廉洁基因,打造郑州郑工堵口廉洁文化广场、新乡原阳栗毓美纪事广场等一批廉洁文化阵地。

融合发展 营造浓郁氛围

不久前,河南黄河人收获一则倍感振奋的佳讯:“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工作经验介绍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刊登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简报(第26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学习。

河南黄河河务局按照“一市一特色、一县一品牌”总要求,强化与沿黄有关政府及部门共商、共建、共享,争取、融合普法资金1.2亿元,建成覆盖沿黄8个省辖市、4个直管县(市)的“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成为全国唯一以带状形式呈现的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具有百年历史的兰考东坝头险工,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见证着黄河“最后一弯”的巨变,诉说着大河长治、造福人民的动人故事。在这里,既可以感受明清故道的历史沧桑,又可以欣赏现行河道的波澜壮阔;既能体会现代防洪工程体系的震撼,又能感受浓郁的黄河法治文化氛围。

据兰考黄河河务局工作人员介绍,依托黄河防洪工程、绿色生态廊道,结合铜瓦厢决口大改道遗址、兰坝铁路支线、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等文化资源,河务局将红色记忆、黄河文化和法治元素有机融合,成功打造了“一园”“一馆”“一广场”“十二景观”。如今的东坝头险工,集综合性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示范基地、焦裕禄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等功能于一身,吸引人们纷至沓来,感受文化魅力。

延续传承 讲好黄河故事

黄河文化深厚的底蕴,涵养出“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秉承黄河精神,河南黄河儿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续写新时代的黄河故事。

开展重要水利遗产普查,对河南黄河沿线重要水利遗产现存数量、分布情况、保存使用等信息进行摸底调查,完成普查成果234项。加强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力度,进一步规范国家级非遗项目“黄河号子”队伍建设。在黄河埽工传统抢险技术成功申报市级非遗项目基础上,加快推进省级非遗申报各项工作,让传统治河技艺薪火相传、更具活力。

河南黄河河务局不断加强黄河治理历史研究,与河南省委党史办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作为主要参编单位开展省政协重点项目《黄河记忆》专题史料征编,完成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研究”研究课题,成为全国水利行业和河南省唯一一项入选课题。相继出版《河南黄河之最》《河南黄河史》《战洪图》《河南黄河防洪工程名录》等精品书籍10部,《河南黄河之最》获“豫版好书”“河南省优秀科普奖”“黄委科学普及奖”等奖项,河南黄河文化丛书日臻丰富、洋洋大观。

乘着新时代的文化春风,河南治黄儿女从厚重的黄河文化中萃取精华,从伟大的黄河精神中汲取力量,奋力书写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