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河文化
“绿色”+“红色”,托克托县这样讲黄河故事~
2021-08-06 17:08:30 来源:人民网

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北依阴山,南临黄河

黄河流经托克托县域 37.5 公里

年平均径流量为 214亿立方米

近年来,托克托县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协同推进污染防治

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积极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努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持续强化生态保护和历史传承

深入讲好黄河故事

在“绿色”保护上下功夫 生态屏障更加牢固

●划定3.3公里沿黄生态保护区,24小时做好入黄水质监管。

●累计完成营造林11.8万亩,建成国家森林乡村2个、自治区森林镇村22个,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

●强化滩区生态保护,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地膜减量和滩区高秆作物禁种工作,截至今年上半年,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3.67%,地膜使用量同比减少211吨,在黄河滩区设立土壤监测点16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72%。

●滩区居民搬迁计划于2023年底前完成。

在“红色”保护上下功夫 革命传统和经典文化得到传承

●组织编写《李裕智传》《苏谦益传》等革命人物传记,目前正在建设托克托革命历史纪念馆。

●积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讲好“黄河故事”,传承保护好海生不浪文化、云中文化、云中郡故城、河口古镇等历史文化资源。

●编制《云中郡故城保护规划(2016-2030)》《黄河小镇历史文化游览区及东胜卫城南门创意文化区规划》等系列保护规划。

大力推进环境治理

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天空更加蔚蓝

●常态化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

●持续开展工业异味专项治理,投资1.3亿元完成9家企业异味治理工程。

●强力推进11家企业燃煤锅炉改造升级,推进物料堆场扬尘污染治理,各重点排污企业、供热企业均完成了煤、渣、物料堆场的全封闭棚化工作。

河水更加碧绿

●大力推进工业废水第三方治理模式,引进金河环保公司,对园区11家重点涉水企业废水进行处理。

●大唐托电、常盛公司实现废水零排放,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8%。

●严格做好县城区和沿黄旅游集聚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常态化开展河道“清五乱”行动,今年以来全县各级河湖长及巡河员巡河2700余次,清理垃圾50余吨。

土壤更加干净

●建成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南郊垃圾填埋场、工业园区渣场一期工程,7家危险废物贮存单位建设了规范化暂存场所。

●大力推进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稳步提升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积极推动重点土壤监管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工作,城乡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处理全面推进。

分类施策统筹兼顾

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工业提质升级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唐托电一至五期液氨改尿素制氨工程、大唐再生资源烟气脱硫脱硝环保改造项目陆续开工。

●加快推动生物制药产业产品结构调整,金达威年产500吨辅酶改扩建项目建成投产、金河佑本动物疫苗生产基地项目稳步建设。

●围绕主导产业,同步发展资源综合利用、装备制造等配套产业,汇方建材粉煤灰综合利用、海成再生涤纶短纤维等项目开工建设。

推动文化旅游升级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总投资11.8亿元的黄河康养农旅小镇项目正在开展前期,瑞沃酒庄葡萄酒主题文化旅游项目、黄河神韵广场滨河生态廊道及游步道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完成42公里沿黄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基本形成辐射重点景区、支撑城镇、便捷通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深入讲好“黄河故事”,先后创作了历史剧《君子津》《刘统勋私访河口镇》,成功举办黄河开河鱼品尝活动。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48.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73.58万元。

推动特色农业升级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37万亩,持续做优做强玉米全产业链,稳定发展种植葡萄7000亩、经济作物和饲草作物23万亩,建成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5处、规模化奶牛肉羊养殖场87处、集中连片鱼塘3400亩。

●围绕并服务于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项目,大力推进配套奶源基地和饲草料基地建设,常家营、刘家窑2个万头奶牛牧场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