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精神 永葆百年风华
《郑州日报》大型主题报道——
【手把红旗旗正红】
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邙山提灌站:昔日供水“生命线” 今朝市民后花园
本报记者 石大东 成燕
核心提示
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从南湖启航的“小小红船”已经成长为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成就了今天的盛世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日报推出“赓续红色精神 永葆百年风华 ——【手把红旗旗正红】”大型主题报道,通过实地探访、动漫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系统展示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今日推出第六篇《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初夏时节,走进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朝五龙峰望去,你会看到,曾经构筑起郑州城市供水“生命线”的八根绿色铸铁管道,绵延在山峰之上。依山而建的提水站建筑上方,“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九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郑州邙山视察黄河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砥砺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人泪流满面。登上巍巍邙山,眺望大河东流,看着昔日郑州供水“生命线” 蝶变成市民后花园,听着邙山提灌站建设者讲述50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幅红旗漫卷黄河畔的画面清晰如昨: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成千上万市民曾来这里挖过河、建过渠、种过树,那顶着漫天风沙、凛冽寒风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早已深深镌刻在郑州人内心深处,谱写出一首属于古都郑州的“红旗渠之歌”。
昔日邙山提灌站,今日风景名胜区
“全民参建”感天动地
历史不会忘记,郑州人民不会忘记。
谈起该工程建设背景,82岁的原郑州黄河游览区设计研究所所长张新才记忆犹新:“我1968年就开始在市水利局做技术工作,当时郑州水源地只有常庄水库,库容为1700万立方米左右,郑州印染厂、郑州化肥厂等工厂经常出现水荒,连路过郑州的火车都经常加不上水,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据他介绍,1969年,古荥公社为解决农业灌溉,决定在邙山头(现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内)搞个小型水利灌溉站,设计为1个流量。作为市水利局派驻技术人员,张新才参与了该站建设。听说邙山一带在搞“引黄上山”,时任郑州市主要领导于1970年5月前来调研,经过论证,最终确定在此修建郑州邙山提灌站,将提水规模增至8个流量,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投入。
浩大的邙山提灌站建设工程于1970年7月1日正式启动。我市专门成立指挥部,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一场历时两年3个月的攻坚战就此开始。
在布满荆棘的崇山峻岭间勘测,到危险重重的黄河滩上实地测量,靠肩扛手提把石头、水泥、管子搬到山上……据宋中堂、宋书亮等邙山提灌站老建设者回忆,当时大家都是在窑洞、草棚里打地铺,饿了啃几口干粮,早上四五点就开始干活,由于整天翻山、下河,布鞋半月就能磨破一双,摔伤更是家常便饭。
听说“引黄上山”可解决郑州“水荒”,全市上下欢腾鼓舞,工人、农民、教师等各条战线人员纷纷加入建设大军。他们来到黄河边,破山、挖渠、背石、运料、推土、打夯……在20多公里长的引黄干渠施工线上,白天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入夜灯火辉煌,热火朝天。据统计,参建者包括200余家企业职工、11个公社232个大队的社员、87个学校的师生以及驻郑解放军指战员。在紧张忙碌的工地上,你会看到,干部和群众,父亲和儿子,丈夫和妻子,婆婆和媳妇同修一条渠、同筑一个坝的火热建设场景。
“当时涌现出很多典型事迹,比如来自古荥公社黄河桥大队的‘铁姑娘战斗班’,最小的只有15岁,最大的20多岁,她们不怕苦不怕累,最终锻炼成为熟练的泥瓦工。‘师家河战斗排’由100多位农民兄弟组成,他们肩负着最艰苦的打隧洞工程,由于邙山土质松软,坍塌下的黄土时常危及生命安全。但遇到险情,他们勇敢面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我在勘测时也经历过几次死里逃生,见到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却从没听见谁退缩过。”谈及那段让人难忘的往事,张新才记忆犹新。
由于建设时间非常紧张,只有采取边设计边施工方式进行。广大建设者常年打地铺睡觉,吃住在工地,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几个月都不回家一次。“当时我家在巩义,一年才回家一次,大家都不喊苦不叫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早日让郑州不缺水!”谈起当时难忘的经历,张新才激动地说。
1972年10月1日,邙山提灌站正式建成通水。“该工程从邙山头至西流湖绵延25公里,总干渠7条隧洞全长3700米,修成渡槽3座,桥、涵、闸、坝100余座,提灌站分两级提水,共用400多万个工日,最多时抽调10万人同时参建。”时至今日,张新才脑海中还清楚地记录着这些数字。
这项浩大的水利工程完工后,郑州终于用上了黄河水,“水荒”问题也迎刃而解。“邙山提灌站的通水,保证了郑州70%的工业用水和市民生活用水,解决了干渠沿线十万亩农田灌溉用水的难题,打通了郑州的水上生命线。通过提灌站处理,黄河水质从每立方米含沙27公斤净化到1至3公斤,有效保证了城市供水质量。”张新才欣喜地说。
“引黄工程”历经艰辛
这个历时2年3个月、先后有数十万人次参加的浩大工程竣工后,不仅有效缓解了市民“吃水荒”,还成为凝结群众集体智慧、全民参与的民心工程典范,以“艰苦奋斗、知难而上、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为核心的“邙山精神”也从此在市民中广为流传。
原郑州黄河游览区供水运行管理所所长梁玉林回忆说,邙山提灌站建成初期,由于是先提水,后沉沙,造成了泥沙淤积。1977年黄河断流最严重,这一年,为引流,郑州人前后挖了17次河。那些年,市政府每年都会动员市民前来挖河、清淤。到黄河边挖河已成为老市民心中难忘的镜头。
为彻底解决“引黄上山”出现的问题,邙山提灌站技术人员多次前往甘肃、内蒙古、山西等地考察,根据郑州地形、地貌,逐渐形成新思路:改“取扬结合”为“取扬分离”。 所谓取扬结合,是从黄河取水后即用水泵抽上邙山,沿渠兴建沉沙池沉淀泥沙,然后把清水送往西流湖。所谓取扬分离,是在滩地建沉沙池,让黄河水在其中自然沉淀,澄清后再抽到邙山上。而这个沉沙池的泥沙,用抽沙船抽出来,回吐到黄河里,这样沉沙池可以永续使用。 取水方式改革确定后,根据黄委会设计院的方案,郑州后来投资建设了大型沉沙池。该沉沙池建成后,有效解决了水质提升等问题。
水引来了,如何植树造林,治理风沙?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邙山开始进行荒山绿化,市政府曾动员众多机关、厂矿、学校等单位职工来这里种树。 已“扎根”邙山40年的黄明利,从17岁就来到邙山提灌站上班。邙山变绿的艰辛历程让他感慨万千。“邙山土质属于湿陷性黄土,又非常缺水。同样一棵树,在山下长1年,在山上就需要长5年。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扛着水管上山引水,浇灌树木,要想种活一棵树,经常需要补种三五次。那时候,全市人民几乎都来邙山种过树,因此,葱茏邙山凝结着全体市民的汗水。”
黄河奔腾,邙山吐翠。在老郑州人记忆中,黄河、邙山提灌站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记忆。翻看一张张泛黄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一篇篇新闻报道忠实记录了这片土地和广大市民的血脉深情: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多次集体来到邙山种树,由于邙山自然条件恶劣,不宜树木生长,大家就三番五次补种,直到一棵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多位到邙山挖过河、种过树的老市民说,邙山提灌站是郑州人心中永恒的记忆,它不仅构筑起郑州城市供水的生命线、保护生态郑州的天然屏障,更是激励人们奋进前行的精神动力之源。
“精神圣火”薪火相传
记者近日走进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与多位老建设者们聊天攀谈。看着他们坚定的目光,听着他们朴实的讲述,感受着一代代郑州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脑海中清晰浮现出“艰苦奋斗、知难而上、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邙山精神”群体浮像。
年逾八旬的张新才扎根邙山48年,退休后20年间依然忘我地投入到黄河文化及生态项目建设中。从建设炎黄塑像到黄河地质博物馆,从景区入口改造到邙山干渠复线工程,你都能看到他在工地忙碌的身影。这位可敬的老人不求名利、敬业奉献的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工作作风,永远激励着年轻人拼搏向前。
“我们那时住在邙山窑洞,一两个月才回家一次,邙山提灌站建设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我们单位有不少职工是几代人扎根邙山,这种血浓于水的感情汇成了巨大力量推动着景区发展。”谈及与邙山的深厚感情,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不少老职工激动地说。
弓青建的岗位是邙山供水干渠巡线工。不管烈日炎炎还是滴水成冰,不管倾盆暴雨还是狂风大作,他都要冲到户外,徒步检查供水干渠,看看有无阻塞、决口,有无水源受到污染。年近六旬的他在这个枯燥的岗位一干就是30多年。“我们巡线的地方没法骑自行车,只能靠双脚走,经常顶着大太阳走几公里路都见不到一棵树。但一想到守护的是郑州供水生命线,就感到特别光荣和自豪。”他朴实的话语让人感动。
奏响“幸福河” 交响曲
忆往昔,峥嵘岁月。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郑州邙山视察黄河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1972年10月,郑州邙山提灌站全线竣工投用。
1981年3月,该提灌站更名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2002年,该游览区更名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2007年4月18日,经过20年运作建设,全球华人的重要文化标志——高达106米的“炎黄二帝”塑像举行落成庆典。
2009年,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更名为郑州黄河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国务院批准该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19年12月9日,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标志着黄河沿线生态保护治理和黄河文化主地标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黄河宁,天下平”。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安民兴邦的大事。回首过往,一串串坚实的足迹为郑州邙山提灌站的美丽蝶变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解。
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共栽植乔灌木种类200余种,成功引种驯化各类花木600余种,其中包括30多种珍稀濒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目前,该公园林木总量达百万余棵,核心区域拥有林地380多万平方米、草坪6万余平方米,为生态郑州支撑起坚实的绿色屏障,成为郑州美丽的“后花园”。
该公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郑州黄河文化公园九成以上土地被林木覆盖,通过充分保护黄河沿岸原有的湿地水系、地形地貌、自然植被以及历史文化遗存,绿色“锁住”了邙岭风沙源,曾经荒山秃岭、黄沙漫天的山头,变成绿林覆盖、植物多样的“生命绿线”。历史上有名的“惠济八景”之一的“岳山耸翠”美景再次呈现于世人面前。
黄河决昆仑、触龙门、惊天动地走风雷,气吞万里,魂统九州,雷奔大海。流经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更以其“悬、险、荡、阔、浊”之奇,构成一幅百里山水画卷。从市民珍藏的一张张与黄河母亲“哺育”雕塑合影的老照片中,从带着父母重游母亲河的快乐旅途中,我们看到,一条泛着金波的“幸福之河”正百折不挠,奔腾向前。
我们坚信,正是在一次次与黄河的深情凝视中,在辛勤汗水的尽情挥洒中,在对这片黄土地的深沉热爱中,一代代郑州人不断汲取着自然和精神的双重力量,不畏艰难,砥砺奋进。
听,奔腾的流水声!那是无数朵母亲河怀抱中的浪花,正在共同奏响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幸福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