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河文化
灿若星河 亘古长流
2021-04-30 11:45:10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昭君博物院内的昭君雕像。 记者 徐跃 摄

  因黄河西行而得名的西行客栈。 石历增 摄

  托县炖鱼。记者 徐跃 摄

  黄河大峡谷畔的魅力古村崔家寨。记者 怀特乌勒斯 摄

  黄河,经天亘地,奔腾咆哮,大气磅礴。

  至内蒙古,蜿蜒逶迤、千回百转。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历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造就了黄河内蒙古流域农牧交错带的地域经济和人文环境,也成就了这片土地文化多元、共融共生的地域特色。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研究》项目,率先对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开展全面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内蒙古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灿若星河。

  多元一体 共融共生

  塞上四月,春深绿浓。

  在呼和浩特市南郊,有一处恢弘的园林,便是著名的青冢所在——昭君博物院。进入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高大的石碑,碑上镌刻着董必武同志《谒昭君墓》的诗句: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站在王昭君的雕像前,不由得思绪纷飞,急欲追寻这位传奇女子的出塞之路。

  关于那个时代的汉匈关系,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有这样的讲述:“汉宣帝时,匈奴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严重的纷争,五个单于争夺统治权,最后呼韩邪与郅支两个单于据地对抗,前52年,呼韩邪单于降汉,愿为汉防守阴山,前36年,汉西域副都护陈汤在康居击杀郅支单于,呼韩邪单于复得匈奴全部土地。”

  在这一背景下,王昭君出场了。公元前 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请求和亲,汉元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年本是汉元帝建昭六年,但是,为了纪念这一历史大事,汉元帝下诏改元“竟宁”。“竟”与“境”同,取“边境安宁”之意。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唯一一次因和亲而改元的事件,可见汉元帝对这次和亲的重视,以及对和亲寄予的殷殷期望。”《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研究》项目主持人、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康建国说。

  昭君不负众望,从出塞到去世,她与匈奴人民共同生活了 13 年,这 13 年时间为汉与匈奴此后 60 年的和平铸就了坚实基础。史载,汉与匈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在包头召湾墓葬,曾出土“单于和亲”字样的瓦当,反映了昭君出塞的史实和人民对昭君出塞的颂扬。

  “和亲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合,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在召湾汉墓中我们发现的这枚‘单于和亲’瓦当意义很大,是民族交融的重要见证。”内蒙古博物院院长陈永志说。

  “一般来说,促进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和融合的主体有两个。一个是政府行为。如战国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西汉‘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等都是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一个是民间自发行为,走西口就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翟禹说。

  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都可以称得上是“走西口”走出来的城市。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的土地上也有“走西口”移民的足迹。

  “‘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长时期、大规模的移民现象。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播、融合、发展等等曾经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河套地区在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有过大量的民族迁徙、移民、外来人口补充等事例记载。”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春子说,“河套地区在历史上又长期是多个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区之一,通过边市贸易、杂居通婚等等方式,使河套地区长期成为中国历史上农业文明和草原文明碰撞最集中、交流最频繁、融合最广泛的地区之一,这在中华文化史上是很有典型性的。”

  正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曹永年所言,内蒙古地区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发展史。

  古迹遗存 灿若繁星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345公里,造就了闻名遐迩的黄河冲积平原——河套平原。阴山与河套平原相邻的地区,便是著名文化遗存阴山岩画的主要分布区。

  在巴彦淖尔市中国河套文化博物院,有一个巨大的岩画主题展厅,除了陈列一些从野外移入馆内和民间征集的岩画外,还通过图片、拓片、复制品、影像等系统展示了阴山岩画全貌。

  徜徉于此,惊叹,震撼。

  为岩画的丰富内容而惊叹——狩猎图、战争图、人面图、舞蹈图、祭祀图,日月星辰、穹庐毡帐、虎豹狼鹿、驼马牛羊……

  为岩画的艺术魅力而震撼——看,一只猛虎,怒目圆睁,张着血盆大口,像是在嘶吼。它的身体是由长短不一且粗细不一的曲线组成,看似简单的线条却极尽写实,突出强化了老虎的鲜明特征,给人以极强的心理冲击。

  早在1500年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水经注》中记录了阴山岩画:“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河套文化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赵占魁介绍,在巴彦淖尔境内东西340公里、南北40至70公里的阴山山脉广阔区域里,共发现了156个岩画分布群,约5万余幅画面。阴山岩画被公认为世界内容最丰富的岩画之一,是中国七大岩画宝库之一。

  “阴山岩画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阿拉善左旗等地分布最为密集。比如磴口县托林沟地区,每隔2至3米就有一幅岩画。”康建国说,“这些刻有岩画的山谷大多有泉水流出,历史上是阴山南北交往的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蹬口,便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黄河古渡之一。

  “这条是从草原上通行的丝绸之路,始终在今天漠南地区呈东西走向延伸,从东部地区的辽中京城、上京城以及元代的大都、上都城向西,经过集宁、黄河北岸的河套地区,再向西进入居延地区后,向西、向北走进戈壁、草原,通往中西亚、欧洲。”康建国指着地图说。

  阿拉善、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包头、呼和浩特,这些城镇均是黄河“几字弯”地区与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保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比如阿拉善的居延遗址、黑城遗址,乌海的桌子山岩画群、海勃湾遗址,巴彦淖尔的鸡鹿塞遗址、长城遗址,鄂尔多斯的阿尔寨石窟、纳林城址、十二连城古城址,乌兰察布的集宁路古城遗址、呼和浩特的白塔遗址、包头的燕家梁遗址等等。

  “黄河沿岸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聚居繁衍生息的沃土,这里有山有水,有足够的资源满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需求。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调查和了解到的古代文化遗存,包括了史前时期、战国、秦汉、北魏、隋唐、辽夏金元、明清乃至近现代,都有相关遗存和民俗民间文化留存至今。” 康建国说。

  据统计,黄河“几字弯”地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占全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近50%),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2处(占全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的53.2%)。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成为中华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和核心载体,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水运畅通 经贸繁荣

  走在包头市东河区的乔家金街,清代晋式建筑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形态各异的拉骆驼群雕把人们的思绪带到了“万里茶道”的传奇之中。

  “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一句俗语,道出了包头建城的历史。

  康建国介绍,200多年前黄河的一次改道,造就了包头这个新的黄河码头,成为清朝时期国际商贸通道——万里茶道上的南北货商云聚之地。

  “说到黄河的河运,是以往容易忽略的一个历史事实,或者说是没有将其与近现代商业贸易联系起来。”刘春子说,“一般在人们的印象中,茶叶之路从萌芽到兴盛,其所依靠的运输主要是靠驼运等陆路的运输方式,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古黄河河运在沟通中原地区、江南、西北和北方草原等区域经济共同体中发挥着的重要通道作用,这恰恰是万里茶道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在黄河内蒙古区域段,基本上都是水流徐缓、适宜航行,因而形成了繁盛的水运贸易路线。包头是其中的中转点,黄河河运从宁夏贺兰山到包头、再到呼和浩特,不仅要运输木材,而且茶叶之路上的主打商品几乎全都囊括了,简直就是百货云集,应有尽有。

  “黄河水道可谓是近现代内蒙古地区的重要商贸通道,沟通了北疆与中原内地的经济、移民和贸易往来。”刘春子说。

  “那时的商号有很多,‘大盛魁’‘复盛公’‘元盛魁’等大大小小商号的建立以及繁盛的贸易往来,有力推动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商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康建国说。

  城市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盛而发展起来。一些商品集散地、商贸中心逐渐城镇化,并最终发展成为大城市。比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

  与此同时,移民的到来,也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农耕经济的迅速发展。

  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阴山脚下以及黄河沿岸的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黄河南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有丰富的灌溉水源,适宜发展农牧业。

  走西口移民为内蒙古地区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草原上逐渐出现了村落、集镇和城市。据了解,内蒙古地区农业的发展到清中叶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而且可以大量向长城以南即山西、天津等地供应。

  民风民俗 依河而兴

  一把辣椒,一撮茴香,成就了“托县炖鱼”的独特香气。

  “托县炖鱼”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一道名菜。今年3月举办的“第三届黄河开河鱼品尝活动”,吸引了上万人来到这座位于黄河岸边的小镇,共享美食开河鱼。

  在托克托县当地,有“先有河口镇,后有托县城”的说法。在黄河航运史上,河口古渡曾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口这一地带地势平缓,河水流速缓慢,非常适于渡河与航运。据史料记载,河口经营河渡的船舶一度超过200只,河路船工有1000多人,商号90多家,号伙达2800多人。商号下面还建立有各业行会、商会数十个。清朝初年,河口作为黄河上的水旱码头,繁忙而耀眼。”康建国说。

  码头的工作是忙碌的,来来往往搬运货物的人很多,现场做饭肯定是来不及的,像“托县炖鱼”“酸米饭”这些食物凉着吃也很美味,还有清凉解暑的特点,适合在码头食用。

  河口码头的兴盛,也带动了各地区饮食文化的交流。莜面、炸糕、腌菜等典型的山西饮食,在内蒙古西部早已经成为特色的家常食品。饸饹面、焙子等面食既是山西面食的传统,也是商路上的特色,方便快捷,特别是焙子能长期存放,成为远行客商的干粮。烧麦、羊杂则是当地食材特殊加工的典型,如羊杂是商户从牧民手里买来羊下水加工而成的美食,这种热量高、价格低的肉食,最受劳动民众的青睐。

  水旱两路,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不仅使沿岸一带各种风味的美食兼容并存,而且也成就了不同文化的交融共生。托克托地区产生了双墙秧歌、漫瀚调、二人台、晋剧等民间文艺班子,每逢节庆之日,各商会都要举办庙会、河神会和社火活动,丰富了百姓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这些民俗活动见证着“走西口”的历史,也见证着贸易通商、人群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

  随着黄河改道,河口渡口被河水淹没,包头的南海子开始兴盛起来,成为黄河的又一重要渡口和水运码头。民俗文化的种子,随着黄河的流向在新地点开了花。由于频繁的商贸往来,使这里聚集了大量人口,形成了许多村落,民俗文化得到发展,南海子的老船工们还传承着“跑旱船”“龙灯舞”等民间艺术。

  在《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研究》项目中,研究对象是以“内蒙古黄河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各种文化总和,既有物质文化,也有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与民俗就属于后者,是黄河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康建国所说,“这些地方的每一抔泥土、每一口空气,都是属于黄河文化的。”

  黄河流到哪里,就把黄河文化带到哪里。黄河哺育的各族人民,在相互欣赏、理解、包容和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中,催生了对不同文化的相互认同,久而久之,这些极富生命力的文化符号便深深根植在了这片富饶的黄土地上。在母亲河水的滋养下,逐步成为黄河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

  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壮阔百年 星火燎原

  百年光阴,家国梦澜。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母亲河发出的怒吼,在崇山峻岭间回响——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著名交响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是诗人光未然在东渡黄河时,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受到高亢激越的船工号子启发而创作,冼星海在延安用6天时间完成谱曲。当时,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临被瓦解的危险。这首歌曲热情讴歌了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誓死保卫祖国的勇敢战士,向全体中华儿女吹响了“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战斗号角。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顽强地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把抗战精神和红色火种传遍中华大地。

  1945年,延安的革命之光照亮了城川的夜空,延安民族学院迁址绥远省鄂托克旗城川,从此,这里成为了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在近8年的办学过程中,城川民族干部学院培养了数百名民族干部和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龙口镇大口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人流不息,村干部张三恩说:“这里是万里长城和黄河握手的地方,也是与陕甘宁、太行山红色旅游区域交汇的地带,红色旅游现已成为我们村的支柱产业。”不仅在这里,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城川民族干部学院旧址、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年参观量达数万人。

  黄河流域是内蒙古革命运动的发源地,黄河文化孕育的红色文化,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深深扎根——几乎与《黄河大合唱》创作的同一时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成立了,革命的烽火在这里熊熊燃烧,从点点星火逐渐成为燎原之势。“八路军采购”张润喜、地下党员张二虎、抗战英烈闫氏三兄弟……每一张面孔都是鲜活的。从1938年到1945年,大青山抗日游击队与日寇进行了一场又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共有1000多名英雄儿女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巍巍青山之中。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粉碎了日本侵略者的战略企图,像一把尖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内蒙古博物院研究员左小青说。

  五原誓师、集宁战役、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共产国际秘密通道……不仅在鄂尔多斯、呼和浩特,在黄河流经的内蒙古各地,到处流传着感人至深的故事。

  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养育了黄皮肤的中华儿女,也给予了他们挺身而出、勇赴国难、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黄河品格。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这种品格都将深深铭刻着母亲的烙印,世代传承,生生不息,永立于天地间。

  伴河而盛 物阜民丰

  大河浩荡,大浪逐新。

  因河而兴的城市蓬勃兴起。

  改革开放以来,黄河内蒙古段沿岸发生了巨大变化,干流上新建起一座座大型水利枢纽。其中,几代人为之奋斗过的海勃湾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于2013年12月建成蓄水,形成了118平方公里的人工湖——乌海湖,面积是杭州西湖的18.5倍。由此,乌海拥有了集黄河、沙漠、湿地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这座因煤而生的城市也由此开始了一场全新的革命——由资源依赖型向生态绿洲山水园林型整体转型。

  乌海湖,将惊涛骇浪化成一汪碧水,生态旅游业蓬勃兴起。以库区和城市水系建设为重点,近年来乌海市的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来沙漠看海”已经成为乌海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地标。

  因河而兴的城市,还有包头。

  包头地处东西交通要道,九原区麻池镇燕家梁遗址位于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的核心地带,是沿黄河交通要道上一处非常重要的节点,这一地区在元代以前就是四通八达、人流汇集、物资聚散、文化交汇的繁华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包头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迅速崛起。“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6个落在包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包钢为全国,全国为包钢”口号的感召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包钢”,铸就了包钢人守望相助、甘于奉献、敢于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改革开放以后,包头经济结构日趋优化,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不断提升。新时代,奋斗的号角再次吹响。“十四五”的到来让包头又站在新的起跑线上,为努力建设成为富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创新创业城市、美丽宜居城市、幸福平安城市而不懈拼搏。

  黄河浩荡,化作大地的筋骨,挺立起万间广厦。黄河文化滋养的城市,一如黄河般开拓奋进、奔腾向前。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具有辉煌灿烂的文化,其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上的重要性毋需多言,其影响广泛、深远的程度早已为学界和社会所公认。因此,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绝不应仅限于其流经的地区,也与周边相关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文化渊源。”康建国说。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看我今日之中华,各族儿女正在民族复兴的逐梦路上奋力奔跑——牢记初心、勇担使命,携手并肩、拼搏奉献,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记者 李倩 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