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黄河潮评论
黄河网评:守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
2024-04-25 14:18:28 来源:黄河网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到历史性、全局性的高度。

把珍贵遗产留下来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在中华大地上,分布着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这些宝贵财富,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不可估量,它们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子孙万代,因此,守护好这些国家珍宝,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随着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转入实地调查阶段,摸清我国文物资源家底,对于开展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具有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基于普查系统预置基础信息,逐一核准每一处不可移动文物现状情况,补充更新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对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要做好文物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为开展文物认定提供依据。我们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让历史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文化印记。

让千年文物活起来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存。这些文物不仅成为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见证,而且成为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是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也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自信的物质载体。

走近文物,才能读懂历史。丰富的文物资源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对话历史、体悟文明的载体,要注重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不断丰富文物宣传形式和手段,运用数字技术,创新文物展示形式,才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更要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将历史文脉传下去

众多文物遗存的背后,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印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承载着历久弥新的价值观念。这些“无形资产”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传承中华文明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必然要求。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对待文物遗产要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和阐发文物资源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思想资源和精神动力。此外,要切实把文物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丰沛养分。(爻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