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成书丽
10月17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一组组亮眼的数据,书写着河南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优秀“成绩单”。
好水比例连年提升
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李哲介绍,2020年以来,黄河干流连续保持Ⅱ类水质,各支流稳定消除劣V类。2021-2023年,Ⅰ~Ⅲ类水质占比分别为88.2%、88.6%、94.1%,好水比例连年提升。
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2023年,黄河流域城市PM2.5、PM10浓度分别较2019年下降23.0%、23.8%,优良天数233天,较2019年增加49天。
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黄河流域累计创成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8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伊洛河入选国家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天鹅、大鸨、野鸭、紫斑牡丹、太行花、中华猕猴桃等濒危动植物种群明显增多,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
生态环境安全有效保障
流域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医疗废物处置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未发生危及水质安全的重特大环境事故。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提质增效的背后,是一系列开创性的措施保障。
例如,为了协同共治,河南与山东省签订两轮《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省内基本实现主要一级支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全覆盖;与山东、陕西省签订跨区域生态环境执法联动协议,推动上下游联防共治。
例如,制定支持流域9市1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在流域典型城市开展“一市一策”驻点科技帮扶,指导洛阳、滑县开展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工作,郑州、洛阳、三门峡、兰考等地入选全国“十四五”“无废城市”建设城市,推动黄河流域“绿色脚步”走得更加坚实、更高质量。
保护黄河是千秋大计。
“未来我们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李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