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质量发展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4-03-14 21:04:50 来源:经济日报

庄建球代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河南济源地处黄河岸边,全域都在黄河流域。“如何统筹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是能否走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关键。作为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济源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济源市委书记庄建球说。

庄建球代表表示,近年来,济源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加强战略谋划、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文化保护传承等领域不断寻求新突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济源以绿色低碳为前提,充分彰显产城融合优势,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谋划实施中国白银城、钢产品深加工产业园、纳米材料产业园等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加快发展壮大纳米新材料、电子信息、食品饮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持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的“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不断提高。

庄建球代表说:“‘十四五’时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济源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守护好碧水蓝天和黄河长久安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袁勇)

杨建武代表:高标准建设重点工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白银市委书记杨建武表示。

白银市位于黄河上游、甘肃中部,是黄河“几字弯”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杨建武代表介绍,近年来,白银市全面落实黄河国家战略,坚决扛牢上游责任,统筹打好防治污染、修复生态、绿色转型组合拳;黄河生态廊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杨建武代表表示,白银市成立了甘肃省首家林业碳汇发展中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开展林草碳汇线下线上交易。黄河白银段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杨建武代表表示,白银市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方位、多层次深化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谋划实施一批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统筹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国家储备林等重点工程,强化黄河文化传承保护,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亚东)

罗振华代表:筑牢上游生态屏障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阿坝州州长罗振华表示,阿坝州作为黄河干流流经四川的唯一市(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补给地。过去一年,阿坝州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扛牢上游责任,持续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坚持以公园建设擦亮最美湿地名片。实施黄河上游干支流综合治理72公里,建成黄河干支流生态防护带741公里,实现湿地恢复12.3万亩。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天路”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明显加快。

坚持以“山水工程”厚植绿色底色。成功争取实施“十四五”时期以来四川获中央资金支持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修复类项目——若尔盖“山水工程”。

坚持以问题整改推动保护提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建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可视化防控系统,推行“河湖长+检察长+警长+黄河护卫队”管护。

坚持以示范创建引领发展转型。整州荣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探索实践“两山”转化途径,全省首批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稳步推进。

罗振华代表表示,下一步,阿坝州将持续完善保护机制、加大治理力度、涵养生态功能、厚植绿色底色,为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确保黄河长久安澜以及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出贡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丽)

张锐代表:强化生态系统修复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包头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必须承担好的政治责任,也是我们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市长张锐说。

张锐代表介绍,近年来,包头市坚决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与周边盟市共同打造沿黄生态廊道,建立起黄河上下游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守护黄河安澜;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启动实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去年完成国家林业重点工程30.5万亩、大青山南坡绿化提质增效工程6.4万亩、草原保护修复106.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平方公里,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6.5%,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和4条主要入黄支流水质实现全面消劣,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4%。

“我们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立足包头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向更高水平提升。”张锐代表表示,将以更大力度、更强措施抓实抓细黄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快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扎实做好黄河文化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创新发展,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坚决保护好中华民族母亲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春阳)

储祥好代表:夯实绿色发展基础

谋划实施总投资116.7亿元的87个“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林木覆盖率和湿地面积保持全省前列……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运城市市长储祥好表示,这些年来,运城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亮眼成绩。

储祥好代表介绍,黄河流经运城8个县市。近年来,运城市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运城样板”,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展现运城担当、贡献运城力量。

“运城市坚决守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准线。截至2023年底,全市10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0%,黄河干流运城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储祥好代表表示,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运城市奋力推动传统产业迭代、新兴业态抢滩、未来产业占先,持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重塑。农业上,重点发展特优农业、品牌农业和数字农业。文旅产业上,重点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接续打造关公故里等国家5A级景区和盐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高标准举办关公文化旅游节。

“下一步,我们将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总牵引,全力以赴强产业、促转型,坚定不移抓治理、亮底色,以绿色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储祥好代表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童云斐 李红光)

方兰代表:优化沿黄产业布局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方兰一直关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关进展举措。方兰代表认为,近年来,黄河流域各地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突出问题导向,全面落实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实现整体好转。

如何推动黄河流域水资源、能源、粮食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方兰代表建议,既要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商机制,多措并举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也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面向“双碳”目标,坚持先立后破。

方兰代表分析,总量上,通过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消费总量,为优化能源结构和可持续发展腾出空间;结构上,在供给侧抓好能源富集地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时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在消费侧加大可再生电能推广使用力度。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精准施策,需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沿黄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化其产业布局,限制、减少高耗水的能源项目,大力发展低能耗、绿色环保的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守护好母亲河。”方兰代表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万祥)

张金海代表: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推进中心职工张金海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对保护好黄河生态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东营市坚持以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统筹抓好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执法监管等工作,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努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

“每次去清风湖、明月湖、秋月湖、天鹅湖,都能看到成群的鸟。这反映了东营生态环境的改善。”张金海代表告诉记者,近两年来,东营市实施了总投资9.5亿元的黄河三角洲湿地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新增淡水沼泽湿地7.4万亩,总面积超过30万亩,为鸟类繁衍生息提供了多样栖息地。“我一直关注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目前进展顺利。”张金海代表介绍,东营市已建成“引、输、蓄、排”科学生态补水体系,连通水系115公里,恢复了黄河与海洋的水文连通;完成互花米草治理12.7万亩,恢复盐地碱蓬3.1万亩,修复海草床1500亩,河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明显提升。

“目前,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增加到373种,连续两年东方白鹳繁殖数均超过450只,黑嘴鸥繁殖数稳定在1万余只,成为全球丹顶鹤重要越冬地。”张金海代表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盛丹歌)

蒋志刚代表:持续推进源头治理

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青海省,省内黄河干流长度1694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31%,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近年来,青海实施治黄工程,解决了一批事关沿黄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黄河源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

湟水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西宁市河道治理中心主任蒋志刚说,西宁市深入开展“湟水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使湟水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多年100%达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源头力量”。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和专项执法行动,全市黄河流域252.39万亩草地、537.2万亩林地、6460公顷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水平推进“清洁西宁”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国之大者’,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持续推进湟水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确保湟水长久安澜,节约集约高效利用水资源,强化水污染防治,推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努力绘就生命之河、美丽之河、安澜之河、兴业之河、宜居之河、魅力之河、惠民之河浑然一体、生生不息的壮美画卷。”蒋志刚代表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