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质量发展
中国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测评报告(2012—2021)发布
2024-01-02 20:02:00 来源:河南24小时

2023年12月28日,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编写的《中国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测评报告(2012—2021)》正式在郑州发布。

《中国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测评报告(2012—2021)》是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统计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成立后完成的第一份研究报告,是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建设“国内一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新征程上的一次主动出击和积极尝试,也是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新时代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测评及分区提升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之一。

《中国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测评报告(2012—2021)》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立足新发展理念,将生态经济学理论、系统耦合理论等经典理论与黄河流域发展实际情况相结合,从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个子系统出发,构建了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生态质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等7个维度层,40个具体指标的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评测体系,动态监测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发展指数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沿黄九省区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沿黄九省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等。

《中国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测评报告(2012—2021)》评价结果显示,2012—2021年黄河流域各级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综合发展指数从2012年的0.383上升至2021年的0.582;生态保护指数从2012年的0.501上升至2021年的0.645,高质量发展指数从2012年的0.265上升至2021年的0.519。

其中,山东、陕西、四川、河南的综合发展指数排名前四;四川、陕西、河南的生态保护指数排名前三;山东、陕西、四川、河南的高质量发展指数排名前四。与2012年相比,宁夏的综合发展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增速最快,河南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增速最快。从耦合协调水平演变来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稳步上升,整体从濒临失调发展为初级协调;从耦合协调发展度均值看,仅有山东达到中级协调,陕西、宁夏、内蒙古和四川为初级协调,其余省份为勉强协调,九省区间的差异较大。从制约因素来看,生态质量、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是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短板”,需在这三个方面重点发力。

《中国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综合测评报告(2012—2021)》除了向各省区提出针对性的发展举措外,还从整体上提出创新为要,打造发展引擎;绿色至上,厚植发展底色;开放为先,夯实发展后劲;共建共享,提升发展温度;协调为核,拓展发展空间;守正创新,奏响文化强音等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