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质量发展
一个黄河岸边村庄的蝶变
2022-02-10 11:26:40 来源:人民政协报
 

“老吴家搬进村里盖的新房了”“俺家也能种阳光玫瑰了”……1月20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大寒。河南省兰考县闫楼乡郭西村“协商议事室”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正在梳理2021年“有事好商量”平台开展以来的经验和做法,谋划着今年要办的几件事。这个位于黄河岸边的村庄,室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

在郭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有一个十分醒目的“幸福郭庄”的影背墙。这面墙蕴含了郭庄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原来的空心院化身乡风文明广场游园,废弃坑塘变成了垂钓湖,农家小院也摇身变为“梦中花园”,引得摄影家、网红纷纷前来拍照打卡。“俺村的变化离不开县政协搭建的‘有事好商量’平台,这个平台解决了许多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家风、村风、民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村党支部的工作也好做多了。”村支书吴扎根高兴地说。

2021年9月,兰考县政协在郭西村开展“有事好商量”试点工作,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政协委员和乡民政、城管、扶贫等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有事好商量”工作小组。建立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群众参与”的大团结大联合大协商工作格局。

“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这一平台,进一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实现从做群众工作到由群众做工作的转变,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兰考县政协党组书记刘广亮表示。

让闲置农房“活”起来

在村里实施宅基地改革有多难?陪同采访的兰考县政协副主席郭渊和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杨静向记者讲述了郭西村村民吴德世家“两拆两进”的故事。

2021年春季,郭西村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强力推进,首先推行的是宅基地改革,提升村容村貌,改善村民人居环境。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第一户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按照工作计划,第一批宅基地改革涉及几十家农户,如果群众思想工作做不通,改革是无法实施的。刘广亮和乡党委书记、政协委员、统战成员、村支部书记、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一起沟通,化解村民心里的“疙瘩”。乡、村干部就利用“有事好商量”平台与群众面对面唠家常,心连心解难事,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协商。

“可以先选一户试点进行整改提升,这样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乡党委书记王彦博找准了这项工作的突破口。经大家共同商量,决定先做村里威信高的吴德世的工作,让吴德世带个头。“把院墙、大门拆了,再把院里的杂物一清理,院子干净了,心情也好了。”“厨房和厕所进主房,除了方便生活之外,腾出来更多的地,可以在院里建个花园、菜园,种点果树和青菜,不光家里吃,多的还可以卖钱,这是一举多得的事。”大家纷纷劝说吴老汉。

吴德世家是郭西村第一家进行宅基地改革、实施“两拆两进”“一宅变四园”的农户。衣食起居方便了,院落变美了,院子一半种花、一半种菜,再加上一棵山楂树,偶尔约上几个邻居老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晒晒暖。家里四季有花香、处处有欢笑,成了吴德世的生活常态,尝到甜头的吴德世在村里当起了“宣传员”。其他几十户群众看到吴德世的幸福笑容,不约而同到“协商议事室”商量着也要进行宅基地改革。2021年12月,村里30户空心院经过改造变成了小游园,旧房子打造成了农家书屋……

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咱们村要想彻底改变贫困面貌,还得发展产业……” 2021年11月11日,在郭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召开的以“发展阳光玫瑰种植产业”为主题的“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上,吴扎根和县政协委员海朝霞、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党员代表、乡贤代表、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就郭西村发展阳光玫瑰种植产业相关事宜进行协商。

会上,吴扎根汇报议事主题确定、前期调研等会议筹备情况,海朝霞就协商主体提出具体商议内容,参会代表围绕阳光玫瑰种植项目建设事宜展开热烈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乡党委书记王彦博根据群众商讨的意见,表示将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和省农科院沟通对接,为阳光玫瑰项目争取政策与技术支持,以解决村民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力以赴搞发展。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群众产业发展信心,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县政协依托“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召集农业、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负责人同郭西村村民代表共同协商,确定在村里发展200多亩阳光玫瑰种植产业,亩产葡萄2500多公斤,原来种植传统农作物(小麦、玉米)一亩地一年可以收益1500元左右,现在种植阳光玫瑰每亩一年可收益3-4万元,产业发展让群众逐步富裕起来。

让老人生活“美”起来

郭西村村民吴德银,今年76岁,腿脚不便,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地打工,一次,老人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好几天没人照看,直到村干部走访时才被发现。

这件事坚定了吴扎根实施集中养老的决心。2021年12月14日,他召集村“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成员,共同商量着建设幸福养老中心,利用村内闲置宅基地打造一座符合农村老年人生活习惯、生活设施健全的原生态农村养老中心,让一批有养老需求的老人在“不离村”的情况下,延续最熟悉的生活方式,真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商量好了就干,吴扎根想方设法筹集资金340万元,通过宅基地改革腾出土地18.4亩。很快,一座拥有标准化独立卫生室、共享食堂、老年人活动中心、无障碍设施、一键式电话、全区域监控等现代化养老设施的村级养老中心建成。“凡是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入住,足不出村就能享受高效、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吴扎根说。

“有事好商量”更贴近群众,更接地气,商量出了乡村振兴的“和美”乐章。“话说开了,事儿捋顺了,问题解决了,心里敞亮了,好日子啊,还长着呢。”说到村里的变化,吴大爷笑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