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呼和浩特8月5日电 (王慧)8月5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召开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据发布会介绍,呼和浩特市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的规划安排,重点确定了“三个时间段”,系统梳理了“三项总任务”,科学提出了“三个总目标”,认真谋划了黄河保护、治理、发展方面重大项目,构建起了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目标任务体系。
三个时间段
一是到“十四五”末,推动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流域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为改观,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全面建成。
二是经过10年努力,推动呼和浩特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务全面落实,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流域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节能减排治污力度持续加大,创新能力明显加强,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提升产业层级和发展能级,推进“世界乳都”“中国云谷”“光伏基地”建设;加快现代商务、文化创意、会展经济和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力推进生产型企业出城入园。强化中心城市辐射聚散功能,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引领带动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
三是经过3个五年规划集中攻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黄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筑牢环境风险防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
三项总任务
一是针对大保护,重点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进一步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大力实施河湖生态和林草保护修复“两大工程”,推进水土保持和国土绿化“两大行动”,构建“三板块、两屏障、多廊道和多节点”的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推进实施生态项目27个。
1.“两大工程”。河湖生态保护工程主要抓3项任务,①是开展河湖生态修复,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打造入黄河、入大黑河、入小黑河等湿地生态空间。②是推动河湖水质稳定达标,开展工业、城镇、混合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快构建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③是健全河湖各项制度,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林草保护修复工程,重点抓两件事。①是强化林草植被修复,着力提升以大青山为主的阴山山地生态系统质量,全面推行“林长制”,大力开展“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行动,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②是推进林草信息化管理,加快林草信息化和种质资源库建设,完善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全面提升林草科技化水平。
2.“两大行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行动,主要抓两项任务。①增强水源涵养能力,科学实施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保持治理等项目,提高水土保持率。②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强化生产建设活动和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全面预防水土流失,提升水土保持支撑保障能力。国土绿化行动,重点结合呼和浩特市自然地理特征,构建“三板块、两屏障、多廊道和多节点”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三板块即北部高原、中部平原,南部山区;两屏障即大青山和黄河;多廊道即依托骨干河流形成的大型生态廊道;多节点即市域内多处湿地和自然保护地。
3.重点项目。主要涵盖27个重大项目,计划投资85.7亿元,包括武川县“绿化青山·守护北疆”生态建设工程、清水河县百万亩林果基地建设项目、新城区大青山沟系治理修复项目、黄河流域沙化土地可持续治理项目、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等。
二是围绕大治理,重点要强化污染联防联控、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推进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城乡污染防治等4项综合治理工程,节水“三项举措”,配套实施治理项目59个,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1.重点综合治理工程。①是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地膜减量回收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等;②是工业污染综合治理:严格执行能耗双控、强化黄河流域工业管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③是城乡污染综合治理:推进水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治理;④是岸线滩区和病险水库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河湖“清五乱”行动。
2.节水三项举措。①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执行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四项制度”,严格执行规划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以及用水定额管理。②是优化当地水、过境水资源配置结构,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基本用水需求,合理有效配置工农业用水、优水优用。③是培育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开展高标准节水农田建设;大力推进城镇节水减损,按照“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提升雨水净化、调蓄和储存能力。
3.重点项目。主要涵盖5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99.5亿元,包括玉泉区班定营污水处理三期工程、托克托电厂长输入呼供热管网工程、土左旗金山热电厂大宗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市区至托清园区再生水长输管线工程、滩区居民迁建项目、城市建筑垃圾再利用项目等。
三是围绕大发展,将重点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六大优势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推动沿黄地区交通运输、信息资源联通共享,统筹黄河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强化与沿黄省区及京津冀等地区域合作。大发展方面,我们策划了具有较强牵引力、带动力的重点项目55个,总投资2647.05亿元。包括正在大规模建设的伊利健康谷、蒙牛中国乳业产业园、新机场项目、中环光伏五期项目、金宇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浪潮大数据产业园等。
三个总目标
一是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先行区。尊重自然规律,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资源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以水的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突出北方城市特色,加大黄河流域湿地、森林、水系保护力度,推进黄河灌区生态修复,建设生态宜居魅力城市,建设新时期独具特色的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二是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展示区。重点是立足古老黄河文化,积极探索文化引领城乡建设的新路径。深度挖掘弘扬呼和浩特市厚重黄河文化精髓,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点项目,形成黄河文旅深度融合带。讲好“黄河故事”呼和浩特绚丽篇章,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首府建设成为“华夏文明之源、黄河文化之魂”重要展示区。
三是打造黄河“几”字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重点围绕构建“东融、西联、南通、北开”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强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聚散功能,深度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推进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引领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带动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共建。秉持全产业链、集群化发展思维,聚焦打造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着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交通物流中心、生活消费中心、休闲度假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