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西
黄河变绿!山西壶口惊现一河绿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2021-08-27 09:09:37 来源:腾讯娱乐

黄河给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一碗水,半碗沙”,在水库泄洪期间更是浊浪滔天,泥沙翻滚。但近日中新网却刊载了一组不同寻常的黄河照片:壶口瀑布的水色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传统的土黄色变成了浓郁的绿色!

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观点大致可以分成两方面。一些网友认为,黄河的水色由黄变绿,这是一种好现象,表明黄河的生态环境正在好转。另一些网友却持否定态度:黄河壶口段的水质呈深绿色,说明水中的藻类密度很高,这是河水受到富营养化污染的标志,不能掉以轻心。

黄河水为什么会变绿?

时间回到万家寨水库修建之前,当时黄河的水沙关系还难以进行人为调节,泥沙无法拦蓄,只能随波逐流,“水少沙多”是黄河水质的真实写照。在上个世纪,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多达16亿吨,导致下游河床升高4~6米,是名副其实的“悬河”。

自万家寨水库建成后,泥沙的拦蓄作用大大增强,黄河的输沙量骤减到了3亿吨以下,减幅高达80%。这一时期,黄河的水质受到人为调节,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汛期,万家寨水库排水排沙,导致下游泥沙含量剧增,短期内变成了黄色的“泥河”;在蓄水期,上游来沙被拦截,下游河段开始变清,水色呈蓝绿色、绿色或者深绿色。

汛期过后,黄河水量开始下降,透明度升高,光照条件变好,为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另外,黄河干流汇集了两岸的生活污水、农业退水,营养盐含量丰富,为藻类的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事实上,黄河壶口段呈现出的正是藻类的颜色,藻类密度越高,河水的颜色就越深。

黄河水由黄变绿,是好事还是坏事?

黄河水由黄变绿,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反映出了新的生态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辩证来看。

对于黄河中的鱼类等水生生物而言,河水由黄变绿利弊兼而有之,但总体还是“利大于弊”。

大家都知道,每当黄河泥沙含量升高,干流就容易发生“流鱼”现象。“流鱼”现象对黄河的土著鱼来说,无异于一场生态屠杀。届时泥沙含量骤然增加,水体浑浊度升高,溶解氧含量快速降低到1~2mg/L甚至更低的水平,即便是黄河鲤鱼、黄河鲶等耐低氧的鱼类也无法适应,最终出现浮头、晕厥甚至死亡等症。

水质变清后,“流鱼”现象随之结束,浮游植物群落开始繁荣,还顺便为鱼类、虾蟹类提供了天然的饵料,有利于渔业资源的恢复和鱼虾种群的繁殖扩张。因此,适度地“变清”并不是一件坏事,真正需要警惕的是水质过肥以及由此引发的“营养病”。

从官方媒体发表的图片来看,黄河壶口瀑布的水色是典型的绿藻相。但绿色过于浓郁并不是一件好事,这表明水中总氮、总磷的含量已经很高,藻类容易过度繁殖,“水华”灾害有抬头之势。

从源头上看,氮磷等元素主要来源于工农业的面源污染、生活废水的排放等渠道。如果污染持续加剧,那么今后在水库的拦沙蓄水期间,谁都无法保证黄河中下游不会爆发蓝藻、绿藻“水华”等生态灾难——届时,另一种形式的“流鱼”或将发生(“水华”爆发很有可能导致鱼群大片死亡)。

水量减少,黄河污染“雪上加霜”

黄河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的生态廊道,是荒漠、戈壁、峡谷、平原等生态系统的基础。而作为这种基础的保障,黄河的水量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黄河流域多数地区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年均降雨量仅为450mm左右,很容易出现“水荒”。而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近20年来黄河的天然径流量减少到了460多亿立方米,已经不足长江流域水资源的百分之五!

水文监测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结论。黄河干流有兰州、头道拐、花园口以及利津4座重要的水文监测站,这些站点的监测结果虽有出入,但却反映出了一个共性问题:黄河的年均径流量正在减少,减幅为18.8%~63.9%!

在水量减少的背景下,黄河水质污染的问题愈加严峻。

黄河水资源公报显示,近年来黄河干流的水质整体向好,但支流的污染依然严重。在汾河干流、涑水河、石川河以及清涧河等主要支流,近十年来的水质一直处于劣五类水平,主要的超标因子就是总氮和化学需氧量。

在污染源上,黄河中上游分布着我国11个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涵盖采矿、石化以及重工业等多个领域。其中,该区域的煤化工企业足足占据了全国总量的80%,分布区域广,影响时间长。以上这些化工企业大多都沿河分布,污水排放量超载,尾水处理能力亟待提升。

黄河水利部的专家表示:黄河的生态问题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在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纳污能力为37%的水域实际上承担着超过91%的污染负荷,部分支流甚至被扣上了“臭水河”、“污水河”的帽子,环保压力巨大。

黄河的问题还出在“鱼”上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黄河的问题不仅仅出在“水”上,还出现在“鱼”上——这里的“鱼”主要是指外来鱼类。

据资料记载,80年代之前黄河流域共计有191种不同的鱼类(包括亚种),其中不乏黄河所特有的土著鱼种,如黄河雅罗鱼、极边扁咽齿鱼、黄河刀鱼等等。受河水污染、水利工程兴建等因素影响,短短20年间黄河鱼类便减少了82种,濒危的土著和保护鱼类减少了57%。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历史上曾常见的黄河鲤鱼已经成为了濒危物种。在黄河口,刀鱼也已濒临灭绝,野生达氏鲟、香鱼等珍稀物种更是绝迹多年,黄河的水生生物系统出现了明显的退化,着实令人唏嘘。

正当黄河的土著鱼类陷入衰落之时,外来的入侵物种却大肆扩张,一步步“攻城略地”,甚至在局部呈现出泛滥态势。

入侵黄河流域的物种,主要是通过水产养殖以及渔业增殖两种方式引入。早在2007年,黄河流域引入的鱼类就达到了31种,把黄河的原始生态搅乱成了“一锅粥”。

黄河上游,刘家峡库区

已有调查表明,德国镜鲤、杂交鲟、革胡子鲶等物种已经在黄河的下游河道成功定居,不仅和本土物种展开了激烈竞争,还引发了基因污染。而在推广青草鲢鳙等经济鱼类时借机混入的麦穗鱼、黄黝鱼,也已经在黄河上游站稳了脚跟,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自然种群。

此后多年,研究人员对刘家峡、龙羊峡水库的鱼类群落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均表明,现今黄河上游的鱼类群落明显有别于上世纪80年代,两个时期的相似度只有14%~21%。虹鳟、大银鱼、池沼公鱼等外来鱼类显著改变了既有的食物链,破坏了生态平衡,引种者对此应当深刻反思。

黄河发现银鱼

总之,黄河的生态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涉及农业、水利、水产部门以及众多的社会企业,治理难度大。只有大家都联合起来,把“绿水青山”的宗旨贯彻到底,才能真正把黄河建造成美好的生态家园,造福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