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望岳谈|山东不负黄河:“上鹭中鹤下江豚”见证生态美
2023-10-22 20:41:43 来源:大众日报

10月8日,《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发布,标志着黄河流域山东段生态保护步入新阶段。

1972年至1998年,黄河曾有21年发生断流。当年黄河断流是从入海口慢慢向上赶,河床干透,海水倒灌,大片耕地撂荒,渴死的草木,远去的鸟鸣,生态之殇让人伤痛。

俱往矣!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黄河生态保护“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并修, 具有生态指标意义的“三位见证者”——上游白鹭、中游白枕鹤、下游江豚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黄河生态环境好转是“看得见摸得着”。

黄河山东段上游生态好转“见证者”:白鹭。黄河入鲁第一县东明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水草丰茂,如今是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和栖息地,迁徙高峰时鸟类约200种,近15万只。常驻留鸟以鹭类居多,有白鹭、大白鹭、中白鹭、牛背鹭、夜鹭、苍鹭、草鹭、池鹭等鸟类2000余只。

(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白鹭成群 图源:新华社)

黄河山东段中游生态好转“见证者”:白枕鹤。今年3月,在黄河山东段的中游,泰安东平摄影爱好者在山东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拍到40余只大型涉禽,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枕鹤。东平湖是黄河下游唯一的重要蓄滞洪区,类似于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之于长江的作用。

黄河山东段下游生态好转“见证者”:江豚。今年6月, 东营市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付建智乘船出海观景时,偶遇一群江豚在黄河入海口嬉戏捕食。“大大小小十余只江豚,跟船伴游了好一会儿。”付建智非常激动。

(今年6月份,东营市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付建智在黄河口拍摄的江豚照片)

白鹭、白枕鹤、江豚三种珍稀动物,是具有生态指标意义的动物。白鹭有大自然的“生态检验师”之称,对环境要求较高,其繁殖有三个必要条件:茂密的植物、稳定的水源和充足的食物。白鹭选择在东明安家,说明黄河入鲁第一县的生态环境好。

白枕鹤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属于湿地安全、动态变化最显著的指示物种,被称作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种”。白枕鹤到东平湖,说明山东黄河段中游具有优质生态条件。

江豚更是黄河水质整体转好的“见证者”。江豚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属于鲸目豚科,是生物链相对顶端的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指示物种,它本身生活在水中,比鸟类更能感受到水质的变化,反映出区域生态系统相对健康。江豚出现在黄河最下游的黄河口,说明黄河全流域生态有了根本好转。

“上鹭中鹤下江豚”,意味着动物可以在黄河山东段繁殖生育,这在水环境指标上也有数据支撑。2022年,黄河干流山东段连续7年实现国控断面Ⅱ类水体比例100%,黄河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首次达到100%;全省共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5个、“两山”基地9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作为九曲黄河的“终曲”,黄河口的数据最有说服力。东营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2022年,东营市全年水环境质量指数为5.49,同比改善5%;黄河入海断面丁字路口总氮浓度较2021年降低3.06%,较山东省入境断面刘庄降低8.36%,连续两年实现‘双改善’。 今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52,列全省第6位;主要指标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列全省第5位。全市累计水质指数5.37,较去年同期改善9.31%,改善幅度全省第2位、全国第27位;近岸海域优良面积达68.9%,较去年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全市土壤、地下水环境总体良好。”

治理黄河入鲁污染,“扎好上口”是前提。2022年7月,一篇《1.26亿元!河南“赌”赢了山东》的文章火了。为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省际合作,2021年,山东与河南签订《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断面水质年均值在三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水质类别,山东省给予河南省6000万元补偿资金;反之,每恶化一个水质类别,河南省给予山东省6000万元补偿资金。水质变化补偿,即断面COD、氨氮、总磷3项关键污染物年度指数每下降1个百分点,山东省给予河南省100万元补偿;反之,每上升1个百分点,河南省给予山东省100万元补偿。补偿协议签署以来,黄河入鲁水质持续保持在二类标准以上,主要污染物指标稳中向好。

做好黄河山东段生态保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是关键。黄河在山东境内河道全长628公里,保证这么长的河道“不污染”,必须在生产过程中解决好污染问题。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工业污染治理,到2025年,沿黄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黄河流域为重点,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和“清废行动”。

在聊城信发集团,企业发展已经实现三大循环:电厂内部的循环;电解铝到化工产业的循环;工业到农业的循环。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全部实现了有效利用,实现零排放。在滨州,有“世界铝王”之称的魏桥创业,铝制造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条全系列600千安特大型阳极预焙电解槽,投产近10年来,整体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魏桥轻量化全铝车底盘,搭载于传统燃油车,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45升,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013g。 拍摄:周学泽)

“上鹭中鹤下江豚”,黄河生态保护“见一斑而窥全豹”。黄河流经山东,山东不负黄河,黄河也成为哺育两岸的母亲河。在黄河三角洲,1992年以来,鸟类数量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1种,自然植被覆盖率达到55.1%,广阔的盐碱地经过改造可以种植大豆、花生、谷子等农作物,成为现代农业的试验场。

新出台的《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出山东贡献。规划指出:“到2025年,山东集生态屏障、文化弘扬、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沿黄生态廊道将初步形成”,未来的山东黄河两岸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