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山东
河海交汇处 湿地气象新——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修复案例
2023-06-30 22:24:50 来源:青海日报

  黄河口湿地。 青海省生态环境厅 供图基本情况: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总面积15.3万公顷,是以保护黄河口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横跨东亚—澳大利西亚和环西太平洋两条鸟类迁徙路线,是全球鸟类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区内现有野生动物1632种、植物685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丹顶鹤等26种,每年迁徙、越冬、繁殖鸟类数量达数百万只,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坚持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持续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创新探索出“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促进了“河-陆-滩-海”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路径与模式:

——科学实施生态补水,改善湿地良好生境。科学合理编制生态补水方案,建成湿地生态补水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引得出、送得到、蓄得住,动态监控、按需补水,修复激活湿地水生态。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创新探索“刈割+翻耕+围淹”治理模式,累计治理互花米草0.87万公顷,清除比例达99%,有效恢复海岸带湿地原生态。

——切实加强物种保护,持续提高生物多样性。实施“立体保护”,重点开展东方白鹳、黑嘴鸥等关键物种栖息地保护以及原生植物保育和水生生物恢复,构建“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加强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

成果成效: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坚持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创新探索出“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形成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效果,原先的光板地、盐碱滩,变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湿地生物稳定增长,鸟类由1992年的187种增加到现在的37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增加到26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其全球总量的1%,是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繁殖的最南界。2013年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20年荣膺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