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作为黄河流经四川境内重要区域,阿坝州大力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2024-04-25 14:05:25 来源:四川日报

2023年12月25日,冬日的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俄藏村“热闹”起来,从西伯利亚飞来栖息越冬的大天鹅在村里的天鹅湖中飞翔、嬉戏。

俄藏村平均海拔3000多米,入冬后气温有时会低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如此寒冷,为何还有鸟儿来越冬?“天鹅湖湿地面积有150公顷,是黄河支流黑河的水源供给区,因地热原因,这里的湖水终年不冻,吸引了大天鹅前来越冬,最多时每年有上百只。”麦溪乡乡长夺吉东周说。

作为黄河流经四川境内重要区域,阿坝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生态湿地功能区,黄河干流枯水期40%的水量、丰水期26%的水量来自这里。而黄河水也滋润着阿坝的土地和水草,养育了一代代藏羌儿女。

近年来,阿坝州通过大力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逐渐打造出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

沿河而治

绿意正不断生长

“以前打水井只需打30米就能出水,现在要打100米左右才有水,因此我们改变了向地下取水的习惯。”若尔盖县辖曼镇副镇长正巴孝指着镇上西仓村的1号拦水坝说。

治河先治水。2022年,若尔盖县投入9000多万元修建了5座小型拦水坝和300余座微型拦水坝,用于储存地表水,在改善民生的同时,若尔盖湿地脆弱的生态系统也得到了修复与保护。

在1号拦水坝对面的山坡上,水源滋养下的高山柳长势良好。“这些高山柳的重要作用就是防风固沙。”西仓村党支部书记索郎达吉介绍,西仓村是“高原柳沙障”治沙法的发源地,“以前这里光秃秃的,每到冬天风一吹就是一嘴沙,现在西仓村治沙效果明显,成了治理示范村。”

记者一行沿着辖曼镇的牧道行至黄河岸边,只见眼前的河面宽阔又平静。但受河水长年累月的冲刷以及高原气候的影响,岸边不少地方已被侵蚀,进入河中的泥沙势必会影响下游的生态功能。

治河必治沙。黄河水少沙多,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阿坝州抓住调节水沙关系这个“牛鼻子”。

“高原的风改变不了,但针对吹来的沙、流失的土,加强生态建设是可以改变的!”阿坝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在阿坝县求吉玛乡黄河干流岸边,记者走进由高原柳、云杉等树木组成的“绿色屏障”中,明显感觉风力在经过“过滤”后小了很多。阿坝州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何晓宇说:“2022年4月,阿坝州锚定‘两年建成、三年管护、五年见效’目标,启动了黄河干支流域生态防护带建设,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741.7公里的建设任务,为黄河筑起一道绿色屏障。”

为守护好生态防护带,求吉玛乡夏坤玛村村民热热与20名村民组成马背巡护队。“我们一般三四人为一组,按时开展巡护。”热热说,他们揉糌粑、盖房子用的都是黄河水,保护好母亲河义不容辞。

变化远不止这些。在若尔盖县,全省唯一一支黄河护河队建成了;妇女们也加入进来,成立了一支巾帼志愿巡河队;辖曼镇把每月的14日定为“辖曼镇黄河日”,干部群众齐发动,捡垃圾、护草原。

从若尔盖县一隅,可见阿坝州一地。阿坝州委、州政府印发《阿坝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30)》,系统推进黄河干支流的保护治理。

如今,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内,绿意正不断生长。

缘河而兴

探索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藏哇村是若尔盖县唐克镇的牧业大村。“我们村有2000余人,最多时,全村养了2万多头牦牛。”该村党支部书记黄河说,因草场有限,养殖周期长,过度放牧不仅会让牦牛吃不饱,使其肉质变硬,还会破坏草原生态,发生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

如何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阿坝州是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在黄河岸边的牧民主要以牦牛养殖为主。为破解人、草、河、畜之间的矛盾,若尔盖县推出奖补政策,鼓励牧民减畜,对减一头牛、一只羊分别给予100元、30元的补贴。“老一辈的人觉得少养牛就意味着收入减少。”黄河说,减牛行动起初遇到不小阻力,通过算经济细账、实地看草场沙化、上门宣讲等方式,牧民逐渐意识到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逐步接受了减畜。

减牛不减收。为探索牦牛产业标准示范,实现集约化发展,唐克镇建起“牧草+牦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镇上还依托黄河九曲第一湾景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转产增收。唐克镇党委书记泽仁当州说,在景区的带动下,镇上开起了很多名为“黄河”的宾馆酒店,旅游产业不断壮大。

依托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沿河旅游业在若尔盖搞得火热。辖曼镇河拉村的集体经济文旅项目“牧野部落”开业仅3个月,营业收入就达80余万元。“目前全镇300多户实现转产。”泽仁当州介绍,下一步还会打造野奢民宿,同时将在主要交通沿线规划建立一定规模的骑马点7处,以集体经济的形式为村民带来新的增收点。

“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阿坝县通过特色生态农牧、绿色加工、清洁能源、全域旅游和商贸物流等产业的振兴之路,助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阿坝县副县长唐建勇说,在黄河沿岸,阿坝县建成了省级四星青稞现代农业园区、州级三星现代畜牧业产业园区,培育发展了4家农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原粮仓”。

向河而生

黄河之畔的发展新图景

“黄河入川口”,在阿坝县求吉玛乡,几块刻着大字的巨石巍然耸立,四周的游客栈道、廊道、观景亭等设施已经建设完毕。

黄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奔腾,在求吉玛乡进入四川,这里因此成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的重要节点。目前,总投资2138万元的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已经完成。

“二期项目预计投资5200余万元,主要建设科普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设施,着力打造‘黄河之心’等景点。”阿坝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阿坝县还将邀请专家学者,深挖黄河文化、生态文化,通过文化铸魂,让更多游客了解黄河、保护黄河。

挖掘黄河文化,辖曼镇也有同样打算。索郎达吉指着一处宽阔的水面对记者说:“大概在那个位置,有一座不知道具体年代的黄河古桥,现在已经沉在水底了。未来我们打算通过这座黄河古桥等,挖掘更多黄河文化元素,讲好我们和黄河的故事。”

黄河,是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求吉玛乡对面就是甘肃省,黄河水将青海、甘肃、四川三省毗邻地区的群众牢牢连接在一起。如今,若尔盖县和阿坝县每年举办的赛马节和扎崇节,很多青海、甘肃两省黄河流域的群众都会前来参加。

更长远的规划也已出炉。“依托黄河生态文化和大天鹅等,若尔盖县准备在天鹅湖规划打造集黄河文化体验区、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创造更多生态产品。”若尔盖县副县长迎春透露,目前县里正在规划建设一座以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黄河博物馆。

流淌在阿坝州境内的黄河干流,犹如一条蜿蜒的弦,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上游篇章。(王鑫 杜文杰 记者 王国平 徐中成 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