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世界作出的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是通过推进经济社会重大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双碳”目标的实施,既为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指明了方向,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谋划了更宏伟的发展蓝图。
“双碳”目标下,四川应依托现有能源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坚持节能优先,按照“双碳”新要求、新标准,抢抓天然气、水电等领域发展的新机遇,明确新思路、新路径,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完善低碳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链,加快实施“清洁能源产业强省”战略,努力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能源产业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为我国保障能源安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兑现减排承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四川力量”。
一、“双碳”目标为四川建设中国“气大庆”指明新路径
1、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明确中国“气大庆”建设的新高度
四川应充分利用天然气产量、页岩气可采资源量均居全国首位的优势,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企业,加强与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及相关部委的沟通协调,争取各方支持,形成建设中国“气大庆”的共识,并纳入四川省、国家未来的能源、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完善输气管网建设,提升中国“气大庆”建设的保障能力
在“双碳”目标下,四川围绕中国“气大庆”建设规划和川渝地区与“五大气区”区域性管网形成的环形输气干线,配合国家管网公司规划与建设,协调好企业管网,完善省管网的规划发展,建设以四川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市、服务全国的天然气调峰中心,推进川南地区页岩气配套外输管道建设。
3、打造油气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圈,为中国“气大庆”建设注入新动能
四川省发挥油气勘探开发重大装备产业基础优势,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全面促进以成都为中心,依托成德绵重装基地,努力打造“以成都为中心,含广汉、德阳等地方协同的环成都油气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万亿级产业生态圈”,提升页岩气勘探开发高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化水平,实现四川省页岩气“装备制造与工程服务”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
二、“双碳”目标为四川省清洁能源发展提供新思路
1、稳定水电开发,推进输电通道建设,创新碳交易方式
四川调整优化水电开发时序,稳步推进水电开发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在重大输电通道建设的支持,推进外送输电工程建设前期、核准开工、建设推进等各项工作。四川省可依托现有碳市场交易制度,探索将水电纳入跨区域碳市交易,通过完善水电和碳交易定价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搭建碳排放交易的信息共享平台,创新碳排放交易机制,将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2、健全清洁能源利用设备设施,探索水电消纳新方式
优化电网运行方式,突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生产、供暖供冷、家居家电等五大领域,因地制宜继续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柴”的电能替代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电气化全川进程。将水制氢技术作为科研重点工作,探索在水电站配套建设制氢工厂,充分利用丰水期、夜间富余电力,高效实现能种转化,缓解电网调峰压力,促进制氢工业建立和发展。
3、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科技创新引领清洁能源强省目标
四川省重点突出科技创新投入和政策支持,稳步发展风能、太阳能及储能电池产业,提前布局氢能应用研究和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四川省多家核能技术重要研究机构的优势,重点保护前期核电站选址资源,构建完善核技术研发、核能装备制造、核燃料循环的全产业链,发展核工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三、“双碳”目标为四川省能源民生、乡村振兴提出新标准
1、围绕乡村振兴目标,探索能源民生的实现途径
四川省立足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需要,瞄准乡村振兴用能需求,采用集中式与分布式相机和的方式,不断优化乡村振兴的能源环境,实现小型气田、地热、风电、光电就地使用,确保设施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以农村供电、供气管网结构为基础,优化农村电网、气网质量,提升农村电气化、气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扩大省内电力、天然气消纳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实现。
2、整合各方力量,加大科研投入,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机制
在做好新批新建产业企业低碳绿色发展的同时,四川省应重点做好现有产业、设备设施的减碳工作。四川省应立足各产业用能结构和实际,明确“双碳”建设任务与目标,整合企业、政府、高校及研究机构、社会等各方资源和能力,以低碳发展为目标,加大科研投入补贴力度,重点推进应用研究,做好各产业基础性、协同性发展问题研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水平,提升产业未来竞争力。(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教授 罗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