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绿满川西北 黄河清水东流
2020-09-02 11:21:53 来源:待添加

黄河档案:九曲黄河十八湾,第一湾即在四川境内。作为黄河源头三省之一,四川境内黄河干流总长174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涉及阿坝州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和甘孜州的石渠5县,占全流域的2.4%。

  占比虽小,作用却不容小觑。四川每年补给黄河的水量约45亿立方米,对黄河上游干流径流量的贡献,旱时约为45%、丰时约为29%,犹如自带调节器的蓄水池,护卫着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平衡。

  中国绿色时报9月1日报道(记者 张杨) 九曲黄河十八湾,第一湾即在四川境内。在位于川西高原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黄河与逶迤而来的白河交汇,在广阔的大草原划出一道“S”形大湾,留下秋水长天的庄严圣景。

  作为黄河源头三省之一,四川境内黄河干流总长174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涉及阿坝州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和甘孜州的石渠5县,占全流域的2.4%。占比虽小,作用却不容小觑。四川每年补给黄河的水量约45亿立方米,对黄河上游干流径流量的贡献,旱时约为45%、丰时约为29%,犹如自带调节器的蓄水池,护卫着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平衡。

  近年来,四川牢固树立上游意识,认真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一曲“保、增、减、转”的生态文明协奏曲,唤来了绿满川西北、黄河清水东流。

 

九曲黄河第一湾 记者 张杨摄

 

  保湿增绿,筑牢黄河“蓄水池”、守护“中华水塔”

  8月,川西高原绿草如茵,经络般的河流穿行其间,星罗棋布的湖泊晶莹透亮。若尔盖湿地核心区花湖,黑颈鹤、大天鹅、白鹤等上百种鸟类结队出行的“名场面”如约而至。

  若尔盖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索朗夺尔基,通过监控视频记录着珍稀鸟类的繁育情况,“我们在花湖片区设置了95个监测点位,今年已经观察到新出生的黑颈鹤20多只,双胞胎就有好几对”。

  四川黄河流域属国家重点湿地生态功能区。目前,四川省仅有的两个国际重要湿地——若尔盖湿地和长沙贡玛湿地,均在此区域。

  

若尔盖湿地 顾海军摄

 

  若尔盖湿地,以阿坝州若尔盖县为核心,辐射至红原、阿坝、松潘,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区,黄河上游一级支流白河、黑河的主要汇水区,平均海拔3500米,面积约830万亩,总蓄水量约100亿立方米,是中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名副其实的黄河“蓄水池”。

  长沙贡玛湿地,位于甘孜州的石渠县,与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紧密相连,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一级支流查曲河、长江一级支流雅砻江的发源地,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约270万亩,是藏野驴、雪豹等古老珍稀物种的家园。

  四川黄河流域,比湿地更加广阔的是草原,面积约1.05亿亩。千百年来,这里的草原养育了藏、羌、彝、汉等多民族人民,孕育出独特的游牧文化,与大美湿地、雪山森林、神奇动物一道,组合出中国西部自然的绝美胜境。

  如此的自然瑰宝,却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受气候变暖、超载放牧、粗放的城镇建设、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等因素影响,湿地退化、草原沙化、黑土滩、鼠虫害、毒杂草等生态问题十分突出。据四川省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世纪,黄河流域沙化蔓延的速度一度达到年均递增11.39%,湿地大面积萎缩甚至消失。

 

黑颈鹤 王庆新摄

 

  筑牢黄河“蓄水池”,守护“中华水塔”。这是一场与时间的智慧较量,四川从保湿增绿着手,跑出了生态保护的加速度。

  1998年以来,四川先后在黄河流域所在的川西北地区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沙化治理、湿地修复、草原改良、生态脆弱区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共计建设公益林1000多万亩,治理沙化土地130多万亩,修复退化湿地27万亩,改良草地超过4000万亩。

  此外,四川先后在川西北地区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140个,其中湿地自然保护区27个,对上亿亩草原、湿地、森林以及9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实施了常年有效保护。

  “川西高原的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是一个储水库。”

  在红原县瓦切镇德香村8000亩治沙基地,四川省林草局湿地处处长郭祥兴,望着一丛丛2米多高的高原柳,以及柳树下面正在恢复的草地植被,眼里闪烁着欣慰的泪光。“10年前,站在同一个位置,我看到的是满眼黄沙,但是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片绿洲。”

  花湖也实现了美丽嬗变。索朗夺尔基告诉记者:“通过筑坝保水,花湖的面积由215公顷扩大到650公顷,水位提升了52厘米,黑颈鹤的种群数量增加了大约10%。东方白鹳、彩鹮、白琵鹭这些过去没见过的鸟类,都在花湖现身了。”

  沙地变绿洲,湿地成画图。

  四川黄河流域,逐步迎来生态的良性逆转。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黄河流域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5%以上,比10年前提高了2个百分点,沙化蔓延的速度减缓至5%以下,黄河干流及支流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2020年,四川黄河流域保湿增绿再升级。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在黄河流域设立若尔盖国家公园,将公园创建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在川西高原筑起一道生态安全屏障,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省林草局局长刘宏葆指出,四川将以若尔盖国家公园建设作为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全面统筹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确保黄河流域“水不断流、绿不断线、景不断链”。

  减畜转产,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减畜对草原的保护效果特别好!”这是记者在红原县江茸乡采访时,听到牧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

  四川黄河流域所在的川西北地区,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牧民群众收入的90%都来源于畜牧业。随着牧区人口以及牧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畜牧业作为几乎唯一的价值转换出口,发展逐渐失衡,牛羊越养越多,草原生态越来越差。

  2011年,四川省启动草原生态奖补,引导牧民减畜转产。

  作为红原县曾经最穷的一个乡,江茸乡仅用6年时间就完成了减畜50%。谈到其中的诀窍,副乡长索朗兰美告诉记者,一是严格兑现生态奖补资金,让牧民吃下定心丸;二是以村为单位成立专合社,积极发展集体经济,确保牧民减畜不减收。

  “减畜以后,草原植被明显变好了,过去沙石满地的退化草地,草的密度和高度都起来了;牛羊的成活率也提高了,过去每年每户死70头牛也是常有的事,去年保险公司来统计,有24户一头牛都没有死,最多的一户才死了5头。”牧民阿基告诉记者,牧民对减畜的满意度几乎是100%。

  值得一提的是,江茸乡的集体经济,从牛羊标准化养殖拓展到了中药材种植、生态旅游等领域。集体经济壮大以后,乡里通过先富带后富,顺利解决了贫困户的脱贫问题;通过设立教育鼓励金,让更多的“放牛娃”背上书包,走进了学堂。

  减畜减掉的不仅是超载的牲畜,还有贫困和不合理的发展方式,换来的是乡风文明和未来可期的乡村振兴。

 

梅花鹿 王庆新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在黄河流域投资超过21亿元,实施草畜平衡3184万亩、退牧还草4565万亩、禁牧休牧2735万亩,探索建立专业合作社4000多个,牧区牲畜超载率由2012年的24.2%降至2019年的9.0%。

  “没有人比牧民更爱脚下的这片草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让牧民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草地生态所所长刘刚,在川西高原从事草原保护与发展研究10余年,一直在倡导和推进以牧民为主的保护与发展新模式。

  让保护者受益,让受益者保护。2018年、2019年,四川在黄河流域所在的川西北地区,下达资金3亿多元,将5万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聘为生态护林员,让牧民在家门口上岗就业,悉心管护他们身边的草原、湿地、森林,实现了“保生态”和“稳增长”双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依托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川西北地区大步跨入全域旅游新时代,围绕“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长征、大禹故里、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地震遗址”等核心品牌,开发出一批生态观光、康养度假、户外运动、文化体验、探险自驾、红色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带动上万名牧民从事生态旅游相关产业。

  在红原县俄木塘花海4A级景区,300余名当地牧民在景区安保、服务、餐饮等岗位就业,月薪均在3000元以上。景区核心区涉及的7户牧民,每年每户仅草地租金收入就高达百万元。

  2018年,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把黄河流域涉及的甘孜州、阿坝州确立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突出生态保护功能,不再考核“GDP”,明确以全域旅游、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等绿色产业为支撑,走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截至2019年,四川已经完成牧区1/3牧民的转产转业,牧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37元,比2015年增长了68.7%。

  根据四川省林草局与省发改委共同编制的《川西北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到2022年,黄河流域所在的川西北地区将基本实现草畜平衡,森林覆盖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提高到40%和86%,长江、黄河流域水质保持100%达标。

  保湿、增绿、减畜、转产,水丰、草美、畜壮、人富。四川黄河流域的生态文明协奏曲,多么和谐而又美妙。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