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海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2-01-27 17:01:38 来源:青海新闻网

“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持续开展‘守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专项行动,有序实行休养生息制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们一定坚决扛起源头责任,展现干流担当,为确保黄河安澜作出青海贡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两会期间,西海全媒体记者邀请黄河流经县的几位县委书记,请他们谈谈对黄河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如何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共和县:全力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共和县委书记 张峰

 

 

  黄河流经共和县71.4公里,平均流量650立方米/秒,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是共和县义不容辞的担当和使命。

 

 

  近年来,共和县结合“泛共和盆地”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鲜明提出“建设全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的工作目标,深入研究共和的资源禀赋、发展定位,高标准编制《共和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共和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渐进式、分步骤推进样板区建设,建立起同向发力、共同治理的长效机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压紧压实“河湖长制”工作责任,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河湖管理保护体系,将全县110条河道、16座水库及4个天然湖泊全部纳入“河湖长制”管理范围。

 

 

  我们将持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坚持“控污、增绿、治沙”一体推进,实施龙羊峡湖泊及库区生态治理和重点水源涵养保护,严格落实龙羊峡库区冷水鱼养殖网箱收集设备,龙羊峡入口、湖心检测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实现了一江清水向东流。(马璞馨 整理)

 

  同德县:把“源头责任”落到实处

 

 

  海南藏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德县委书记 丁瑞毅

 

 

  同德地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之地,居黄河流域上游,黄河自东由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龙塔沟入境,于居布林曲汇合处出境,流程206公里。

 

 

  同德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觉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责任,把黄河保护的“源头责任”落到实处,始终以研判问题、提出策略、规划项目、保障效果为基本路径,坚持自然恢复和生态治理相结合,采取保护保育、自然修复、辅助再生及生态重建为主的保护修复模式,统筹保护黄河同德段水系、岸线、湿地等自然资源,稳步推进国土绿化、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有害生物防控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

 

 

  层层压实各级河湖长和林草长责任,持续加强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力度,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力推进河湖“携手清四乱、保护三江源”专项行动,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推进黑土滩治理、鼠虫害防治、饲草地建设、毒害草治理工作,不断加快重点区域、乡村和城镇绿化工作,高质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保护与修复等工程,多措并举、系统治理,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和“山清、水秀、林丰、草美、人和”上做文章,持续巩固生态保护建设成果,为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奠定了坚实基础。(马璞馨 整理)

 

  贵德县:让清水向东流两岸更葱茏

 

 

  贵德县委书记 白永栋

 

 

  天下黄河贵德清。近年来,贵德县扛牢源头责任,履行干流担当,全力推动黄河流域贵德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让清水向东流、两岸更葱茏,让黄河成为造福一方的幸福河。

 

 

  打牢基础做好“水文章”,坚持把保护发展黄河贯穿社会文明进步全过程,科学制定水资源保护开发规划,严格落实水资源保护“三条红线”,全面推进拉西瓦灌溉工程、马什格羊水库、黄河清湿地公园生态修复、黄河干支流防洪、小流域治理等保护开发工程,稳步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积极争取黄河高质量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落地贵德,成功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水兴业、以水富民的美丽贵德建设方兴未艾。

 

 

  扮靓环境改善“水生态”,自觉肩负管水、治水、护水责任,勇担上游责任,主动采取黄河贵德段管理保护“十条措施”,建立健全河湖管护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水陆齐抓、治管并举、标本兼治,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严厉打击侵占河道、滥采乱挖、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形成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联防联护新局面,“分段治水”转向“全域治水”,黄河干支流水环境质量系统提升,河湖面貌日渐亮丽。

 

 

  提升气质涵养“水文化”,守护母亲河、建设幸福河,全方位深化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深入人心,爱河护河成为全社会共识。在黄河母亲的怀抱里,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团结奋进,在丹山峡谷间、广袤谷地中,涵养了“和合和谐、耕读传家”的文化底蕴,打造了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浸润文化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马璞馨 整理)

 

  化隆县:呵护丹山碧水蓝天

 

 

  化隆回族自治县委书记 张爱如

 

 

  化隆回族自治县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呵护化隆的丹山碧水蓝天。

 

 

  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各种生态要素协同治理机制,在巩固“河湖长”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林(草)长制”“地长制”,实现“多长共治”,县级河湖长定期巡河。全县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Ⅲ类或优于Ⅲ类。健全问题整改机制,加强领导,多管齐下,全面完成两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执法力度持续加大。开展多频次联合执法,受理并查处信访案件27件,查处率100%。全面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开展黄河沿线矿山资源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开展黄河入河口和“清四乱”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实施沿黄村庄的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建设,严厉打击偷排偷放、非法采砂等行为,确保黄河出县断面水质达标,清水出境,黄河水质持续稳定在Ⅱ类,母亲河水生态水环境持续改善,更多大天鹅来黄河越冬,安达其哈天鹅湖享誉全国。

 

 

  国土绿化扩面提质。开展春秋季义务植树活动,化隆县栽植各类苗木1.3万亩,完成营造林9.8万亩。大力实施群科北山绿化项目,超额完成绿化任务。

 

 

  人居环境显著优化。树立“花小钱,办大事”的理念,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集中开展拆违建、改旧建、强绿化、靓市容4大专项行动,建立长效机制,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张得桂 整理)

 

 

来源:西海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