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朝霞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出发,沿着牙同高速一路向南。青海的早晨稍显清冷,路旁的山峦却已郁郁葱葱,静谧的黄河水缓缓流淌,海黄大桥豁然眼前。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暨“沿着高速看青海”主题采访活动“幸福发展路”报道组来到了西北第一桥——海黄大桥。海黄大桥位于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与尖扎县交界的公伯峡库区,是牙什尕至同仁高速公路项目的控制性工程。海黄大桥不仅是青海省首座大跨径斜拉桥和高速公路景观大桥,也是目前西北地区跨径最大的双塔双索面钢混叠合梁斜拉桥。
远眺过去,“H”型的索塔高高耸立,气势不凡。据了解,海黄大桥南塔高193.6米,北塔高186.2米,全桥共88对176根斜拉索,桥梁全长1743.5米,主跨560米,桥梁宽28米,斜拉索全部采用低松弛镀锌高强钢丝,总重2100吨,不论是建设规模还是施工技术都可以称之为“西北之最”。
如果说高速牙同公路是盘活海东和黄南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纽带,那么海黄大桥便是这条纽带上的点晴之笔。海黄大桥是连接海东和黄南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是两岸百姓期盼多年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它的建成对于进一步完善我省整体路网和黄河过河通道的总体布局,改善黄河两岸的交通格局,极大的缩短黄南和海东地区交通通达时间,彻底扭转隆务峡行车安全隐患不利局面,全面改善沿线地区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发挥着重要作用。
桥通了,致富的路子宽了,紧随而来的是思想的转变。西宁至同仁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3.5小时缩短到了2小时,沿线产业带建设,要素资源的集聚,产业集群的探索在海黄大桥建成通车将近4年的时间中,紧跟时代红利,发挥特色资源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富裕起来的生活有了盼头,以前因为路途遥远而不敢想的事情如今已变成了现实,生活上的便利也让两岸百姓获得了极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截至2020年5月,单同仁市旅游总收入为5.58亿元,黄南州第三产业增加值51.4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