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面对滔滔东流黄河水,遥襟俯畅,逸兴遄飞,挥毫泼墨,留下无数被世人传唱的诗词歌赋,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历史悠久、灿若星河,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为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涵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在2021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青海文旅厅联合中国音乐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首届“黄河民歌集”活动,意在唱响千年民族精神、百年革命精神和不忘初心的时代精神。
7月22日,该活动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故土园景区开幕,以“礼赞新时代·讴歌中华母亲河”为主题,举办了黄河民歌大讲堂、追溯母亲河之源——中国民歌赏析会、倾听母亲河之声——沿黄河九省(区)民歌专场音乐会、黄河民歌发展研讨会等系列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入挖掘黄河蕴含的时代价值,用心用情用力讲好黄河故事。
7月23日晚,举办了“倾听母亲河之声——沿黄河九省区民歌专场音乐会”。“沿黄民歌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生产生活活动中逐渐形成,充分展现了各时期群众的生活愿望以及社会现状,时代性极为明显。”伴随着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教授的讲解,在场数千名观众享受了一次丰盛的民歌大餐。
从黄河入海口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到陕北民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上》,从内蒙古大草原上的《鸿雁》到婉转悠扬的青海花儿,观众在音乐的世界里沿着黄河溯源而上,开启了黄河流域民歌文化的音乐之旅。音乐会不仅向观众展示了广为流传的传统民歌,还展示了吸收了民歌元素的现代民族音乐作品,不少观众在音乐会结束后来到后台与歌唱家合影,大家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另外两场活动——黄河民歌大讲堂和黄河民歌发展研讨会——将邀请北京和沿黄河九省(区)的民歌研究专家及艺术家,从黄河民歌发展历史、中国民歌特别是黄河沿线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以及民族地区综合意识的地域特色呈现方式等方面专题授课与研讨。
“此次活动就是在以实际行动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推动黄河文化中蕴含的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赓续中华民族创新创造、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精神图谱。”张天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