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海
黄河的春天——探寻人水和谐共生的“青海故事”
2020-04-29 09:49:16 来源: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樊永涛报道)水流有生命,江河有故事。对于青海而言,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巴彦喀拉山下再现"千湖之县"的玛多到拉西瓦灌溉工程实现黄河之水富贵德,从保护黄河与发展经济抉择中精彩“破题”的化隆、循化再到黄河岸边村民致富忙的尖扎,从“因水而困”到“兴水而甜”……围绕黄河“保护”与“治理”,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青海人水和谐共生的故事已精彩上演。

归来的“千湖之县”

虽已4月,但高原的天气依然复杂多变。玛多县境内的黄河“姐妹湖”扎陵湖-鄂陵湖畔,寒风呼啸,落雪成白。巡护路上,尔金旦增和他的同事穿多少衣服都不够用。

肤色发黑,个头不高,说话腼腆的尔金旦增是玛多县扎陵湖乡勒那村的牧民,同时也是一名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生态管护员,骑着摩托驰骋在黄河源头巡护是他的日常工作。每月中有28天都在巡护路上,最远的巡护地点离家190公里,有路的地方用摩托车,没路了就改骑马,但为了保护母亲河源头的生态环境,他说再辛苦也值得。

今天的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成效初显,湿地面积显著增加,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呈增长态势。图为扎陵湖畔“闲庭信步”的野驴。(摄影:姚斌)

以前,尔金旦增和其他牧民一样,想着养更多的牛羊,现在大家想得更多的是为保护黄河出一份力。如今转换身份成为生态管护员的牧民,玛多县就有3042名,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中,身体力行,默默守护。

玛多县境内河流密集,有5849个大小湖泊,被誉为“千湖之县”,黄河流域年总径流量的43%在这里汇集而成。曾经,靠着草原辽阔和水草丰美,1980年起玛多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首富县”的荣誉称号,可是后来,情况每日愈下……过度放牧人为破坏,使草原变成了黄沙飞扬的黑土滩,湖泊溪流大面积干旱断流,生态岌岌可危。

尝到了自然报复的恶果,玛多“幡然悔悟”,此后借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推进的东风,玛多不仅全面落实了各级河湖长职责,还编制完成了《玛多县多曲等8河29湖管理范围通告》,并依靠扎陵湖-鄂陵湖湿地恢复项目、黄河源园区湖泊群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沙漠化土地防治项目、湿地保护、三江源二期等项目,加强了河湖生态修复,使县域内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

玛多县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黄河流域年总径流量的43%在这里汇集而成。图为东与扎陵湖相邻,西与黄河源流玛曲相接的星宿海。(摄影:赵凛松)

不仅如此,为保护黄河源头生物多样性,确保珍稀物种栖息地不受威胁,更有效保护好黄河,2018年5月27日,玛多县政府发出通告:禁止在扎陵-鄂陵湖、星星海自然保护分区开展一切旅游活动。

如今“千湖之县”玛多又回归到人们视野,扎陵湖-鄂陵湖一望无际的水域岸线成为诸多动物们的天堂。

黄河的“馈赠”

同样是4月,清晨,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的村民张兴德来到自家地里浇水,看着清清的黄河水欢畅地流进自家耕地,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正值贵德冬小麦拔节孕穗期,庄稼人一年的收成好坏,这几天的辛勤劳作将起关键作用。尤其今年不同于往年的是,新建的拉西瓦灌溉工程投入运行,黄河水流进了贵德南岸1.33万公顷耕地,实现自流灌溉,惠及8万多群众。贵德从此告别了守着黄河靠天吃饭的日子。

拉西瓦灌溉工程将原有提水灌溉改为自流灌溉,改善并新增贵德县南岸黄河谷地灌溉面积20.02万亩;惠及10万余各族群众,人均增加水浇地1亩,年均收入增加1000元;每年可节约灌区提灌电费367万元,亩均减少电费95元左右。图为工程倒虹吸管道穿梭于群山之中。

王屯村,贵德县黄河沿岸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张兴德,一位从小过着日出而作,面朝黄土背朝天生活的农民,不知道贵德县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52毫米,只明白贵德十年九旱,庄稼要想有个好收成,一年必须浇够四次水,差一次或浇不透,就白忙活了。

“你可能想象不到,就我们这里,以前浇水跟打仗似的。”张兴德说的并不夸张,过去因为浇水导致纠纷在当地很常见,究其原因是提水灌溉能力有限,加上缺乏统一性,农业灌溉用水无法保证。如今通了水,用张兴德的话来说,想什么时候浇就什么时候浇,想浇多少就浇多少,即使是旱季,也不愁。

拉西瓦灌溉工程,使得流经贵德的黄河水实现了一场跨越。

用上水,更要用好水。如今像王屯村这样的村落,因为有了充足的灌溉用水,从而改变了种植结构,通过流转土地等形式,种植经济高产的玉米作物,改变了土地收入仅够基本生活,一年多一年少,一户多一户少的固有模式。

贵德县人尽皆知的荒滩麻巴滩,去年新栽的树木已长出嫩芽,与通水前相比这里增添了不少绿色。之前的麻巴滩因为没有水,栽树不活,种庄稼不长,与山下几公里的谷地绿意盎然形成了明显对比。有了如今的景象,全靠拉西瓦灌溉工程引水上山。

贵德虽处西北高原偏远地区,但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光热资源充足,一切发展蔬菜、经济果林、玉米等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都具备,被赞誉为“高原小江南”。图为黄河水穿贵德县城而过。

黄河水的“馈赠”远不止此。有了水,就会有投资,现在贵德黄河两岸的富集的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当地发展多元生态旅游、加强生态保护治理的“金名片”。

绿水青山的“倒影”

进入4月,当青海大部分地区还是天寒地冻的时候,位于黄河岸边的循化、化隆两县则是树木翠绿、芳草如茵、杏花芬芳的一番景致。

青海化隆群科镇是青海春天到来最早的地方之一。图为4月伊始,黄河岸边的杏花、梨花竞相开放。

在化隆县群科镇,盛开的杏花铺满视野,与黄河蓝天白云的倒影相映成趣,一时间美到极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一大早,村民马秀兰就在自家门前摆起了摊位,自制酸奶、甜醅,香醇的小吃也为她带去了不少收入,能在家门口吃上一口“旅游饭”这是她以前从未想过的事。

吃上“旅游饭”,得有好生态做支撑。顺着乡间道路,走几步就到了黄河岸边,主体已完工的滨海公园内,人潮涌动,十分热闹,是一个亲水、赏绿、观鸟的好去处。“现在的黄河,河里、岸上到处是景,人心情都舒畅了,早晚到河边散步已成了我们的习惯。”马秀兰说。

化隆县境内属黄河干流及一级支流的沟道有22条。曾经在各主要河道内未经批准开采砂石的现象日益突出,当地群众对此反映尤为强烈。据化隆县水利局副局长李连普介绍,以前偷采砂石、无证采砂,在河道内乱建、乱堆、乱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全县各河道普遍变浅变窄、河床抬高,河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如何取舍,化隆给出了自己的选择——2017年5月份以来,当地开展了全县河道环境专项整治与水生态保护行动,集中对县域内各主要河道及黄河水域内历年遗留的非法采砂“老大难”问题进行整治,重点打击非法采砂、河道设障、破坏堤防、影响河道和水库安全度汛等违法行为,同时制定了《化隆县河道管理工作规定》和《化隆县河道管理工作考核办法》。至此,化隆才有了今天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群众水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人水和谐的良好局面。

青海境内的黄河水,至清至美,尤其是黄河沿岸的海东市,更是大美风光无限好。图为海东市循化县境内的黄河。

不仅是化隆县,同在黄河岸边的循化县也作出相同抉择。波浪滩生态旅游观光园,曾作为该县重点旅游项目。2019年5月17日,国家水利部河湖长制督查组下沉循化县专项督查河湖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并现场反馈黄河河道侵占等7个问题。最终于2019年11月8日完成整改任务,园内违规建筑物全部拆除。

绿水青山“倒影”着金山银山。如今,化隆循化两县山水相依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凸显,赏黄河美景,尝群科手抓羊肉,品撒拉族美食,已经成为不少游客的不二之选。

“滨海村庄”

黄河岸边的春天还有别样的惊喜,那就是被当地人形象的称为“滨海村庄”的德吉村。德吉村,以前就是一片荒地。德吉,藏语意为‘幸福快乐’。现在的德吉村颠覆了人们对一座高原村庄的认知——鳞次栉比的民居,双向通行的柏油大道,嵌入水中的观景平台,沿河的木制栈道,白色的沙滩,碧绿的黄河水……

黄河岸边的德吉村,近年来通过打造美丽乡村,走上了旅游致富路。图为德吉村航拍全景图。

德吉村的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尖扎县是深度贫困县,地势西高东低,富的是黄河沿岸地区,可西部浅脑山地区由于海拔高,物产贫瘠,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怎么办?脱贫攻坚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尖扎县按照“山上问题,山下解决”思路,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易地搬迁是重要举措。

就这样,原先的撂荒地派上了大用场,当年9月,尖扎县委、县政府计划对县内浅脑山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7个乡镇30个村251户946人进行集中搬迁至现在的德吉村。

新的德吉村依托黄河水利风景、气候、海拔、区位等优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引导和扶持村民创办农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利用40亩土地创办苗木合作社,利用160亩土地创办藏茶种植合作社。如此一来,闲置土地得到开发,又为村民增加了一笔收入。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尖扎县把传统的“山顶戴帽子、山间缠腰带、山脚穿靴子”和创新种植经济林相结合,既做到了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又为当地群众增收开拓了“新路子”。图为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黄河公伯峡沿岸的扎玛当地区。

一方水土不仅要养一方人,还要保障“一江清水向东流”。有发展就有保护,现在尖扎黄河两岸区域内起伏的丘陵、沟壑、荒山也都因为水土保持治理披上了绿装。在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中,尖扎县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条青色动脉,在高原的大地上流淌,面朝黄河,一江清水向东流。所有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在2020年全省河湖长会议上,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这样说:青海因水而名,要擦亮金字招牌。“三江之源”“中华水塔”让世界认识了青海,也让青海走向了世界,水是青海的金字招牌。要担负起担负好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擦亮青海金字招牌的重大责任,用积极的行动和作为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好经验,谱写美丽中国青海新篇章。

探寻人水和谐共生的“青海故事”,只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