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宁夏
宁 夏: 全力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和大西北旅游目的地
2022-03-30 15:59:17 来源:澎湃新闻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我们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以迎接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长城、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黄河文化阐释、文化遗存传承、公共文化普及、全域旅游创建、文旅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全力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和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面思想之旗、精神之旗,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感悟蕴含其中的真理力量、精神力量、实践力量,持续推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发挥好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自觉做这一伟大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宣传阐释,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努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措施,将“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2 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主线。聚焦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以及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这一要事,突出这一主线,将谋划开展好各项工作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专人负责、专题研究、专班推进。精心组织迎接党的二十大主题文艺创作,聚焦反映和讴歌新时代新征程,推出一批优秀舞台艺术和美术作品,组织一批高水平演出演播、展览展示活动。围绕宣传党的百年特别是新时代奋斗成就开展文旅交流推介活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举办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分期分批开展集中学习研讨,用好所属报刊、网站、新媒体以及文化和旅游场所等载体,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阐释工作。

▲ 黄河宁夏段

推进重大战略深入实施

3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做好黄河文化、黄河景观、黄河生态融合示范,深入挖掘、记录、阐释黄河文化(宁夏段)精神内涵,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搭建一批有品牌力的文化载体、建设一批有带动力的示范项目。依托黄河流域(宁夏段)历史人文资源、自然景观资源,有机融入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打造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态观光游、休闲康养游、科普研学游,推进宁夏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

4 全力打造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出台《宁夏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推进保护传承利用一体化开展。加强黄河文化资源种类、数量、分布、保护传承状况等调查、认定、评价和建档工作,完善黄河文化资源库,实现黄河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开展黄河文化系统研究,用艺术作品、文创产品等具有宁夏标识的成果讲好宁夏故事。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完善黄河文化教育传承、黄河生态文明研学等文旅融合产品体系,打造彰显黄河文化、展示黄河文明的重要窗口。

5 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印发黄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保护规划。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丰富提升具有宁夏标识的黄河文化内涵,完善沿黄重点区域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打造一批标志性融合示范项目,综合展示黄河宁夏段建设成果。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快长城数字再现及监测预警、文化旅游复合廊道等项目建设,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成为展示宁夏悠久历史和文化资源的“露天博物馆”。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依托长征沿线(宁夏段)文化遗存和旅游资源,推动长征历史步道建设,打造复合型文化旅游产品,讲好宁夏红色故事,使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弘扬长征精神、革命老区精神和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的重要载体。

▲ 史诗剧《贺兰山盛典》

▲ 音乐剧《花儿与号手》

▲ 杂技剧《岩石上的太阳》

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兴盛

6 打造文化育人品牌。推动宁夏“文化大篷车”打造全国时代楷模,以“文化大篷车”特色品牌统领“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等惠民公共文化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以最鲜活、最温情的文艺形式送入基层、送到群众中。文化惠民演出1600场。

7 提升文艺作品质量。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紧贴人民需求、紧扣时代脉搏,以创作为核心、演出为中心,聚焦反映、展现、讴歌新时代新征程,创作一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艺作品,推出2部以上文艺精品,力争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再创佳绩。持续深化与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等国家级院团合作,力争在作品创作、品牌打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8 深化文艺院团改革。持续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分类推进自治区级和市县级文艺院团改革重点,建立个人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文艺创作奖励机制,增强国有文艺院团创演热情和内生动力;探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文艺院团走向市场,联合文旅企业打造特色突出的演艺精品。制定促进民营文艺表演团队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购买服务、政策扶持及资本合作等方式推动民营文艺院团健康发展。

9 推动旅游演艺发展。宣传贯彻《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演艺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引进国内专业文艺团体、演出制作机构与区内演艺企业、景区景点等深度合作,创排体现宁夏特色的高品位旅游演艺项目。支持宁夏演艺集团等区内文艺院团,编创一批具有浓郁“宁情宁味”的旅游演艺节目,打造宁夏文旅融合新亮点。鼓励市县(区)各类文艺院团、景区景点、旅游综合体等打造特色文旅演艺品牌。

▲ 宁夏回族自治区广场舞大赛

推进公共服务普及共享

10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开展全区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服务中心专项调研,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站5个、扶持城乡文化示范点100个;打造一批新型文化空间,建设城市书房20个、“城市阅读岛”10个。

11 提高公共文化供给品质化。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做好第三、第四批示范区创新发展复检工作。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机构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协调发展,整合乡村旅游驿站等设施,构建“平台融通、服务融合、宣教融入”县、乡、村三级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和城乡流动文化服务常态化。实施“春雨工程”“圆梦工程”等志愿者服务项目,评选一批全区文化和旅游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优秀志愿者、示范性服务项目。

12 提高公共文化成果共享化。建立全区“群星奖”群众原创文艺作品创作项目库,鼓励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紧扣“喜迎二十大”等重要节点,举办“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全区广场舞大赛、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完成广场文化演出1500场。

▲ 非物质文化遗产贺兰砚技艺传承

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

13 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推进《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方案》落地落实,健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工作长效机制。启动《宁夏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编制工作,建立自治区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库。加快编制区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全面完成文物保护“两线”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联合推进陕甘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编制《陕甘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规划》,举办陕甘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会议,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公布第二批全区革命文物名录。推动姚河塬考古工作站及研学基地建设,启动水洞沟遗址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作。指导各市县(区)开展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西夏陵申遗。

14 推动博物馆改革发展。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激发博物馆创新能力。深化智慧博物馆建设,丰富线上数字体验产品和公共文化“沉浸式”“互动式”服务项目。开展博物馆联合办展、巡回展览、网上展览,发挥博物馆研学实践载体作用,推进“小小讲解员”“第二课堂”“博物馆之夜”等活动持续开展。

15 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完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级文化生态区保护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评审工作。开展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认定工作和第八批自治区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评定工作,动态评估管理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培养更多非遗复合型人才。举办“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及系列活动,创新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进商圈、进校园内容形式。加快非遗工坊产业化进程和自治区级非遗工坊评定工作,发挥好非遗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重要作用。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建设。举办全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 中卫沙漠星星酒店

▲ 黄河宿集

推进全域旅游纵深开展

16 抓好示范带动。巩固4家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区)和5家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区)创建成果。开展第二批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前期培育和申报认定工作,申报第三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修订《“引客入宁”以奖代补管理办法》,调整优化奖补重点,发挥政策撬动作用,实施旅游景区“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支持4A级以上景区开展“金钥匙”服务,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召开全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围绕“宁夏人游宁夏”,发放文旅惠民卡。抓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

17 完善配套设施。完善旅游风景道、旅游步道、旅游骑行道等“小交通”基础设施,支持星空营地、自驾车房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县(区)打造自驾游露营公园。依托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集聚区,全域化打造自驾游产品线路。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厕所管理办法》,做好旅游厕所管理运行服务动态监管。

18 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实施“百村千画·乡村美化”工程、“百村千碗·乡村美食”工程、乡村民宿提档升级工程、特色农产品“后备箱”工程、服务质量提升工程。打造“乡村微度假”品牌,引导举办乡村节会活动,提升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培育一批宁夏特色旅游村(镇),推出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19 建设数字文旅。完善宁夏旅游资讯网等三位一体平台功能,推动全区文化旅游资源和公共服务等信息一张图展示、一平台共享、一端口应用。实施“星星故乡·数字文旅”项目,做好宁夏旅游官方旗舰店运营和目的地小程序应用推广。加快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项目建设,提升公共数字文化供给能力。

▲ 中宁玺赞枸杞红了

推进宣传营销和文化传播创新发展

20 优化营销方式。深化“营销宁夏”理念,围绕民航直飞、高铁沿线和特色产业销售城市,推出集形象标识、宣传口号、路线产品等为一体的宁夏文旅形象标识系统。按照“小规模、高规格、高频次、大流量、广传播”理念,将重点人群投放在年轻主力消费群体上,将重点区域投放在资源差异大且消费能力强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上,将重点服务投放在自驾游及个性化定制式出游方式上,形成品牌宣传叠加效应。开展“两晒一促”第三季、“旅游大篷车”“一市一品牌”“一县一节庆”等文旅宣传营销活动。摄制《让世界听到黄河的声音》《宁夏故事》微电影等一批具有人文气质、时代风貌和国际视野的宣传作品。

21 深化交流合作。围绕国家对外战略布局,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我国港澳台地区为重点,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主要内容,加强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宁夏精彩。加强与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年度部省合作,举办“丝绸之路”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暨非遗传承及旅游发展国际论坛,实施宁夏“丝绸之路”海外推广系列项目。聚焦我国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国家等重点旅游市场,以线上弥补线下、云端推动终端,持续推进“云秀宁夏”和区域化营销推广项目。制定出台《宁夏境外旅游营销合作商优选办法》。

▲ 银川漫葡小镇

▲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互动体验场馆

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22 发挥项目驱动作用。编制《宁夏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围绕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十四五”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中央和自治区项目库。通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项目对接活动,举办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节、产业投融资对接大会。深化与文化产业头部企业合作,引进实施一批促进文旅融合、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组织文旅企业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文博会、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等展会活动,提升“宁夏有礼”影响力。

23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开展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试点)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基地)、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创建工作,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产业集聚区。举办“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加大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漫葡小镇扶持力度,活跃夜间消费市场,鼓励建发大阅城等单位争创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24 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制定《关于促进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新业态发展奖补办法》,推动文旅康养、研学体验、工业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提质升级。继续借力葡萄酒、枸杞、滩羊等特色产业,深耕宁夏文旅特色IP,办好第二届大西北文旅高峰会、第二届中国(宁夏)星空旅游大会等系列活动,编制《星空旅游发展规划》,拓展“星星故乡”文创旅游品牌产销供应链,进一步提升作品—产品—商品落地转化,支持创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普及应用,支持智慧官“一带一路”应用平台、“艺盟礼益”非遗数字化平台、新科动漫VR技术应用等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 银川建发大阅城旅游休闲街区

推进服务质量优化提升

25 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进一步发挥政策执行、平台搭建、跨界融合等方面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企业间、部门间、行业间对接联系,科学分类、动态摸排全区文旅企业底数,认真梳理、广泛宣传各项助企纾困政策,落实宁夏十五厅局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旅游市场复苏。引导市场主体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调整优化经营策略,丰富拓展经营范围,提供针对性产品和服务。稳妥推进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改革,争取宁夏被列入文化和旅游部试点省份。

26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组织实施“宁夏优品”“宁夏多礼”“宁夏微笑”“宁夏育才”“宁夏诚信”“宁夏给力”六大行动,形成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和引领消费升级的优质旅游服务品牌。制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行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管理办法(试行)》,加强信用监管、质量监管,提升监管水平。鼓励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标杆服务员”制度,发布旅游服务质量承诺。开展全区星级饭店复核评定及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工作,举办宁夏民宿集群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宁夏导游大赛、星级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巩固提升文明行业创建成果,持续开展“文明旅游”“文明餐桌”行动。推进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

27 统筹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严格落实各类设施、场所、活动等防控举措,推动“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实施跨省旅游经营活动管理“熔断”机制、旅游热点防疫预报机制,做到疫情突发迅速应对,疫情平稳有序恢复。深入开展全区公共博物馆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制度建设年活动,不断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文化旅游领域应急救援演练,抓好文化旅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实全区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三防”建设项目。加强安全风险防控,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国家文化安全防线。

28 开展市场综合整治。修订《文化市场自由裁量基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自治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师资管理办法》《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1年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市场包容免罚清单(2022年版)》。开展全区文化市场联合执法督导和交叉执法检查。深入开展旅行社经营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体检式”暗访评估,规范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实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视频监控系统接入推进工程。深化与广东省文化旅游领域综合执法交流合作,全面提升执法能力。

推进服务保障高效落实

29 提升模范机关建设质量。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制度成果和长效机制。制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模范机关建设的实施方案》,以党建带创建,以创建促党建。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制定《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支部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开展“主题党日”优秀案例评选、“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印发《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以实干展现新作为,靠实干交出新答卷”活动中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实施方案》,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互促共进,提高群团工作水平。

30 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常态化组织纪律教育,大力实施“四警六廉”工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整治“慵懒散浮拖”等机关病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自治区若干规定精神落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强机关纪委建设,制定《关于加强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机关纪委建设的实施方案》,常态化开展内部巡察工作,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

31 推进法治建设和体制改革。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八五”普法,深化“以案释法”,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平安宁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强化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建立动态清理工作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三减一提升”和“证照分离”,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32 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创新财务管理与业务工作融合互促良性机制,提高财务保障和财务管理能力。推进文化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强化社会组织管理,积极服务文化和旅游工作大局。全面落实文化艺术类培训机构“双减”工作,加强文化艺术校外培训行业管理。做好文化和旅游社会科学项目研究。

33 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领导干部服务人才制度和人才成长跟踪联系机制,做好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工作,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文化工作者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等支持项目。开展文化行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持续推动宁夏文化旅游职业学院建设,组织好各类培训活动。

 

(本文图片由宁夏文化和旅游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