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夏:走出干旱缺水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
近年来,以有限的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走出了一条干旱缺水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节水产业助推林果业发展
加盟当地的润德枸杞产业园从事枸杞产业种植经营工作以后,马生龙全家年均收入达到了12万元,不但脱了贫,生活还越来越好。
马生龙曾是同心县河西镇同德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郝红伟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同心县润德枸杞产业园是在一片荒原上建设起来的现代产业园。在财政支持下,当地实施固海扬水工程,将黄河水通过管道加压输送。2013年以来,公司先后投入3.8亿元,在同德村承租了7500亩荒地发展枸杞产业。通过节水改造,公司枸杞种植亩均耗水量控制在150立方米,低于省定210立方米的指标要求。
节水产业助推林果业发展,在宁夏各地还有很多。
在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汪国村,一批由海棠嫁接的“中秋王”苹果2021年亩产达到了1000公斤以上。“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我们承租的荒山荒坡地变成了百姓脱贫增收的金色果园。”宁夏鸿兴达果业有限公司副厂长郭小辉喜不自禁。
郭小辉介绍,2016年,当地财政投入1亿元实施沙坡头区南峪扬水灌区改造工程,把黄河水引到汪国村。公司建设了专用蓄水池,增设了精准滴灌设备。此后,经过土地流转,公司租赁了3700亩土地种植苹果、西瓜等特色产业,通过实施水肥一体化项目,亩均耗水量从500多立方米减少到300立方米,节水达50%以上,亩均产值则从4000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元以上。生产的特色林果远销全国,还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
2005年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人口增加98万,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GDP增长了5.2倍,工业增加值提高了4.5倍,但取水总量减少8.17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85.5%、76.8%,引黄取水量由最高89亿立方米稳定到目前的65亿立方米左右,宁夏走出了一条干旱缺水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决不向黄河排放一滴废水”
“为了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切实做好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决不向黄河排放一滴废水。”国能宁煤集团煤制油化工公司公用设施管理分公司党委书记李满学表示,公司设计的水处理设施每年可处理2520万立方米雨水及废水,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生态效益明显。
以节水工程实现废水零排放,发生同样变化的还有京能宁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戴晓红告诉记者,公司建立健全了节水管理制度和节水考评机制,改进和完善了用水计量装置,建立了计量装置管理办法,实施了在线自动调节,定期开展全厂水平衡测试分析工作。目前,全厂水重复利用率由设计时的98%提高到99.5%,单位发电综合水耗由设计时的每度电0.39公斤降至0.27公斤,年取用黄河水180万—230万平方米,2012年和2017年两度被政府评为“节水型企业”。
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自2006年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一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以来,宁夏坚持把节水摆在事关全局发展的重要位置,紧扣基本区情水情,既突出抓好农业节水重点又注重各业节水并举,既注重节水制度建设又注重先进节水技术应用,既注重政府主导又注重汇聚全社会合力,全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宁夏节约用水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节水法规,确立了各级政府推动节水的主体地位,建立了以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论证、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水价与水资源税杠杆调节为主体框架,涵盖取、供、用、排各环节的节水法规制度体系。同时,深入开展水权改革,率先将国家分配的40亿立方米可耗用黄河水初始水权分配到市、县(区)和各干渠;探索开展水权有偿转换和水权交易,共批复近2亿立方米、125个黄河水权转换项目。2018—2020年,吴忠市利通区与宝丰集团、永宁县与宁东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先后成功实现1484万立方米、2000万立方米水权交易大单,有效解决了工业发展用水指标短缺问题,推动了水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根本性转变。
宁夏还不断夯实节水科技支撑。颁布了自治区各行业用水定额标准,制定了骨干渠道防渗砌护、微灌工程规划设计等9项农业节水技术标准,出台了覆盖城市、灌区、企业等7类载体的节水评价标准。在吴忠市利通区等4县(区)先行开展现代化生态灌区试点建设,初步形成了“投、建、管、服”一体化的灌区建管新模式,实现了农业用水由粗放用水转向精细化管理。银川市率先建成国家节水型城市、石嘴山市建成自治区节水型城市;13个县(区)启动开展县域节水达标建设,5个县(区)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自2016年起,自治区党委、政府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取用水总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纳入对市县效能目标管理考核;2018年,又将“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纳入对工业园区效能目标管理考核。(记者 李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