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聚焦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描绘生态底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新成效。
勠力同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视频调度会,紧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警示片披露问题、自治区专项督察和例行督察指出问题,采取有效举措推进整改,确保所有问题全面整改、彻底整改。对已整改的,开展“回头看”,保持巩固整改成效;对正在整改的,完善工作方案,实施清单管理,按照时间节点抓好整改。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三大保卫战”。强化大气污染治理,银川市“东热西送”一期工程建成投用,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的火电、钢铁等行业全部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确保地级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以上。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实施黄河干支流、“一河两湖”等综合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工业园区污水全部集中收集处理,确保黄河宁夏段水质保持“Ⅱ类进Ⅱ类出”、国考断面Ⅲ类以上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5%。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切实降低土壤环境污染。
全面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首批通过国家审核,连续4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9处人类活动点全部完成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精耕细作,书写黄河流域时代答卷
树立“全流域系统治理”理念,坚决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
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对典农河、沙湖、星海湖、香山湖等重点湖库,采取水域生态保护修复等综合措施治理,提升湖泊水体自净能力。
建设草地防沙林带,建设交通主干道防风固沙林带、灌区农田防护林网,加强贺兰山东麓地下水资源保护,扎实推进“绿盾”专项行动,提升贺兰山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作用。
全面启动宁夏“三线一单”编制,完成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等7个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建立宁夏能耗双控产业目录,紧盯关键能耗企业和重点项目,从严审批管理,分类推进整改,对违规“两高”项目坚决拿下。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合并简化现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减少四分之三。
深化改革,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
构建宁夏生态保护大格局。制定“十四五”生态环保“1+7”规划,实现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全覆盖。完成生态环保机构垂管改革,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形成一体化管理体制。健全区域流域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沿黄市、县(区)跨界水环境污染预警处置机制,实施环保网格化监管,形成精准化监管体系。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三线一单”,对违背高质量发展要求、造成环境污染的严肃追责。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推进为民服务各项机制落实。开展大气、水、土壤等领域专项执法检查,强化日常督导,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联合执法,合力打击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和查处一批环境违法行为。
共创共建,营造全民参与社会氛围
抓宣传教育、建生态基地、树典型标杆,凝聚全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强大合力。
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宁夏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队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四进”活动,在宁夏五市22个县(区)开展宣传服务活动5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万份,受益人群逾70万人。
打造特色宣传平台。建设宁夏生态环境展示馆,打造“生态文明宣传阵地、环境科普教育平台、工作成效展示窗口、联系公众桥梁纽带”平台,接待区内外参观团体170多批2万多人次。
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活动。面向全社会各领域寻找“最美环保人”。开设生态环境“曝光台”,对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政策不力不及时、督察问题整改滞后、环境违法行为等公开曝光。策划“六五”环境日宣传,开展媒体“生态宁夏行”、高校青年志愿者环保宣传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