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我家住在黄河边
2024-04-25 11:46:44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走向黄河边,已是仲春时节。处在“几字弯”右上角的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段,已全线开河,波光粼粼的河面映照着岸边的村庄:田地里的农家肥堆如小山,红得刺眼的辣椒挂在农家人门前的圪梁梁上,各处农资销售店门前车水马龙,几处古朴院落的村道上,人影绰绰……

春季黄河边上的人家,满眼的踏实和活力。

向河而生 城市萌芽

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流至内蒙古,在“几”字的旅程中,流经乌海、阿拉善、巴彦淖尔、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乌兰察布7个盟市,全长843公里,孕育出丰饶的土默川平原,留下过别样的灿烂,传承着古老的文明。

站在托克托县黄河湿地管护中心海生不浪村海生不浪遗址的冈梁上,一下子就把时间拉回到了那遥远时期。

距今有近6000年历史的海生不浪遗址,坐落在海生不浪村村旁,现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托克托县博物馆馆长石磊介绍,196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托克托县海生不浪遗址在海生不浪村被发现。1992年和2014年,考古人员对遗址进行了两次正式发掘。遗址东西宽约340米,南北长约340米。海生不浪遗址发现有房基、灰坑、陶窑等遗迹,其中房址19座,均为半(浅)地穴式,该遗址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器型多样,序列清晰。

这些出土文物反映了6000年前人类狩猎、捕鱼和原始农耕相互交织的生活情景,他们是托克托县历史最早的开拓者。

按照黄河流域这一地域特点,考古学家将内蒙古中南地域出土的遗址,统称为海生不浪文化。其包括包头地区的阿善遗址、西园遗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白泥窑子遗址,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庙子沟遗址,以及凉城县老虎山、园子沟等岱海地区多处遗址。

这些遗址出土了大量墓葬、房屋、窑穴、陶器、石器、骨器等。墓葬有单人葬、多人葬,还有一对成年男女与小孩合葬的。这些资料表明当时的社会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对研究史前家庭性质和家庭形态发展变化的规律,无疑是宝贵的资料。其中在岱海地区多处遗址中,发现了石围墙、双间式窑洞房址。在老虎山和庙子沟遗址,发现当时已用白灰抹地抹墙围,做工还十分讲究,可见当时的建筑装饰已很常见。内蒙古中南部许多遗址还出现了石围墙,说明这里已经有了城市的萌芽。

几千年来,在阴山与黄河之间,农耕与游牧文化、黄河与草原文化碰撞融合,多个族群沿着黄河“几字弯”频繁互动。

据统计,内蒙古黄河“几字弯”地区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占全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近50%),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2处(占全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量的53.2%)。

千帆竞渡 物阜民丰

一条由远及近的黄河,从约古宗列盆地流到托克托县河口村,漫长的上游终于告一段落。至此,万里黄河已经走过了大半行程。

一个被春日阳光照耀得耀眼的河口村,就是一道无比清晰的分界线,这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确定的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

一尊躺在浪花上的黄河母亲塑像,在这分界线上长久地凝望。

现年63岁的王连成祖居此地,是河口村的前任村支书,堪称该村村史的“活字典”。

河口,蒙古语称为“湖滩和硕”,因发源于阴山山脉大青山段的“大黑河”自北向南注入黄河在河口相汇,形成一个形似鸟嘴的“岬”,故而得名。

河口在辽、金时期已形成货物集散转运之地,到元代,河套地区大量物资通过黄河水运到中原地区,促进了黄河漕运的发展。明朝建立初,丰州滩(今呼和浩特一带)因交战,水运一度受到影响,但没有完全中断。清康熙年间,在河口设立官渡。随着土默川、后大套平原农业垦殖的日益扩大,河口成为黄河水运粮油的重要码头。到清嘉庆年间,清廷在此设盐务管理机构,河口由“村”升格为“镇”,成为塞外重要的盐务口岸。彼时的河口镇千帆竞渡,商铺林立,常住人口最高达5万人。民国12年(1923年),平绥铁路(北平至绥远)延伸到包头,河口的码头地位开始衰落。

在王连成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曾经繁华的水旱码头现存的一处实证——龙王庙蟠龙铁旗杆。

该村龙王庙的特异之处是有两根三丈六尺高的蟠龙铁旗杆,铸于同治元年。旗开顶上方有方斗,一对铁旗杆方斗上方铸有大龙小龙十八条,很是威风。

旗杆是由山西太谷的匠人设计制造,是本地“双和店”“广全店”等的“老板”联合张罗的。旗杆前,听一段清朝以来流传至今的《莲花落》,极尽形容和夸耀:“一对石狮门前一对环,山开就是那旗杆,生铁旗杆十八条龙,南到河黄一澄清,北到阴山归化城,双和店财主是榆次人,山西太原请匠人,正月里动工七月里成,旗杆顶上蟠了龙。”“十八条龙”象征着黄河的十八个弯,“河黄一澄清”,寄托着黄河人由来已久的期望。

时过境迁,如今的河口村,常住人口831人,已然无法与曾经的河口镇同日而语。

回眸古渡口:河口虽小,是黄河的缩影;古镇不大,曾也声名在外。

赓续文脉 赋能发展

眼下,郝家窑村家家户户正准备给自家的葡萄起苗上架,东营子村附近的千亩鱼塘已进入开河鱼季,皮条沟村托克托县辣椒种植基地的施肥平地工作即将开始……

这一被称为“一遛弯”的沿黄特色经济发展带,跟随着黄河母亲的脚步,步入一年之春的厚积薄发期。

据黄河湿地管护中心挂职干部刘晓钰介绍,该中心下设15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常住人口1.2万人,沿黄线37.5公里,沿河地带被形象地称为“一遛弯”,处于这一地区的郝家窑村、东营子村、皮条沟村的乡村发展颇具特色和代表性。

郝家窑村的葡萄种植和沿黄农家乐早已声名在外,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被自治区农牧厅评为全区“一村一品”示范村。

郝家窑村所产葡萄皮薄汁甜,风味独特,被人们称为“托县葡萄”。据介绍,郝家窑村的葡萄种植已有200多年历史,村中农户大都以种植葡萄为生。

一年中,郝家窑村村民的生活是简单而又充实的:农忙时种植葡萄,闲暇时接待游客,入冬后土法酿造葡萄酒。

刘晓钰说:“近年来,随着游客增加,村里依托黄河观光和葡萄产业的优势,不断发展旅游并成立了专门的合作社,引导村民建立葡萄采摘园、发展农家乐,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达3000亩,开了33家农家乐。仅葡萄采摘一项,村民的人均收入可达3万元。”

与郝家窑村相邻的东营子村附近的渔业养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此处的千亩无公害黄河鲤鱼养殖基地远近闻名。现年64岁的高方树是曾经的养鱼大户,说起养鱼头头是道:黄河开河后引水入溏,每年3月初投放鱼苗,4月15日开始给鱼苗投食,春夏之际10-15天注水一次,定期消毒杀虫,阴天需打开增氧机,腊月初三开始冬捕,一个10亩的标准鱼塘每年纯收入约4万元……

这几年,养鱼基地又有了新物种,从南方引进了全新的水产品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功,让黄河水成为了村民们致富增收的“幸福之水”。

说起“托县辣椒子”,皮条沟村是一个绕不过的地方。皮条沟村是托县辣椒主产地,种植历史悠久,成熟期的辣椒果实形状如红艳艳的小灯笼,故得名“灯笼红”。这里种植的辣椒香而不辣,符合北方人吃辣习惯。

曾几何时,飘着一层红椒油的托县炖鱼、托县汤糕和托县拉面,成为了吸引游客、留下乡愁的一抹滋味。

目前,全村有70余户辣椒种植户,全村辣椒种植面积达150亩,每亩地产的辣椒收购价格达1.5万元。

据刘晓钰介绍,未来,“一遛弯”还将深耕黄河文化,聚焦挖掘当地物产风貌和历史传承,将黄河“一遛弯”地区文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打造北疆文化黄河“一遛弯”乡村文旅带,推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一遛弯”,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