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临河印象记
2023-05-09 21:28:21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又是一年春草绿,千层绿色耀眼浓。春光亲手暖化了黄河冰凌,深情唤回了南飞的百鸟。临河城的春色,斑斓而耀眼,攒足了无限生机。

  临河城端居于“一带一路”节点,沐育着黄河的恩泽而生息于大河湾头,尽揽“黄河九曲,唯富一套”的资源禀赋,劳作于北纬四十度黄金种植带上,山灵水秀,绿植如云,气温和煦,负氧浓郁。漫步城区,街道多彩的花木和密集的鸟啼,谱写着城市的谐韵,鼎新着人们的生活。城区不大,交通便利,陆空皆通,城乡携手。远瞻城貌,轮廓精致,方圆体丰,高楼低宇,错落栉比。阳光温煦而不艳丽,通透而不柔媚。整座城市袒露在阳光下,无一处不敞亮,无一处不开阔。而广袤的河套平原,静静地环拱在它的周遭,簇拥着它的明丽。

  临河城是一座记录着中华文明史古朴风貌的城市。在巴彦淖尔博物馆盛放着众多的恐龙化石,以及阴山岩画和农耕文明的遗迹。在河套文化博物院陈列着恐龙时代、河套史前文明、阴山岩画、青铜春秋、长城遗迹等两千多个藏品,集中展示了河套文化的萌生、演进和勃兴的历史脉络,也反映了中华文明史的古朴风貌和历史进程。在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藏有地质遗迹和古生物化石、地球生命演化和巴彦淖尔矿藏标本,为河套文化的衍生发展提供了自然演进的有力佐证。

  临河是一座在《水经注》里有明确记载的城市,始建于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文载:“河水又东迳临河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代恭王子刘贤为侯国,王莽之监河也。”文中临河县故城,即今巴彦淖尔临河区东北古城乡高油坊古城,为代恭王刘登之子刘贤的侯邑,王莽时期称为监河。悠悠两千年沧桑变迁,临河已经成为黄河岸边一座规模较大、涌动着现代化气息的地级城市。它处于呼包银兰经济带的中心位置,河套灌域腹地,冠享“塞上粮仓”的熠熠盛名。

  临河是一座山水相依的城市。在春色撩人的时光里,临河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悄然迎来了美丽的白衣仙子的回归。黄河与阴山,像一对亲密的伴侣,共同滋养着这一方福壤。在黄河岸边,温驯优雅的斑嘴鹈鹕、白琵鹭、大天鹅舒展开新羽大氅,怀着生命之恋叽咕喁唤,撩水登波,抒发着回归故土的喜悦之情。白枕鹤、灰鹤、蓑羽鹤等,徜徉水岸滩涂,品尝虾蟹鳅鱼的美味,在缎子面的黄河上挥洒自己的舞技,在夕阳与晨曦中,勾勒“大漠孤烟直”的视野与诗意。在苍茫的阴山下,玉带海雕、苍鹰、雀鹰、红隼、灰背隼、红脚隼、鵰鸮这些猛禽也不甘寂寞,展开翅膀,循迹而来。河水温润如玉,碧波轻漾如粼。近五千公顷的湿地为它们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生态环境。绿植品种繁多而生意葱茏,阔叶林、灌丛、草丛等多种类型植被混生杂居。芦苇、香蒲等湿地植物延伸滨岸、湖岛之上,沿河两岸人工林和沼泽植被如长龙伏地、绿云蔽空。游鱼是少不了的,清波微漾中,时不时见红、白、灰、银等各色鱼类潜流竞技,冒头走秀。农田也是少不了的,作物主要是葵花和玉米。河岸游廊,雕塑星布,嵌于绿草林地之间。一处耕犁雕塑,一张高大的耕犁凌空跨过,犁铧深入土中,犁杖等部位刻画了从阴山岩画到当今各类农事的生动图像,像一部浓缩的河套农业简史。还有一处“河套魂”雕塑,人物拄锹担筐,神情坚毅果敢,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十几万干部群众开挖总干渠的奋斗情景。

  临河城也是一座各民族和谐交融的城市。由于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的移民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临河城各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和谐共生。瞩望澄碧的天空下,阴山与黄河挽手东移,各民族共同造就了一方古朴而又现代的福地。最具典型代表的是河套民歌,其流派纷呈,形式腔调多样,其中爬山调是流传甚广的民歌样式:“大黄河流水二黄河满,八百里河套是个米(呀么)米粮川。大大小小的湖泊就像那珍珠串,一望无际的金土地背靠着大阴山。大阴山里头牛(呀么)牛羊满,风吹草低就把个牛(呀么)牛羊观。牛羊生在乌拉特草原,辽阔(那个)草原紧靠着几字弯。”质朴高亢的民歌,回荡着悠久的历史味道和人民奋发的时代光影,在临河这座水岸城市的春色里,浸润着农耕文化的深厚滋养,也交辉着现代文明的创新步伐。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中,临河城小心地呵护着历史遗迹,用心地攒足绿色图景,稳步地创造着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