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湖泊底泥污染控制与生态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顺利进入中试研究阶段。该项目在乌海湖东岸原清淤项目部位置建设试验基地,中试阶段将主要开展湖泊底泥界面改性与底泥基矿山生态修复基材研究与应用、底泥柔性覆盖微闭孔材料与扬尘抑制技术研究、湖泊底泥自胶凝改性与矿山堆填场生态加固技术研发与应用、堆填场生态修复耐旱抗寒植物高效轻简化种植技术等内容的研究。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湖泊底泥污染控制与生态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基于黄河流域改性湖泊底泥协同寒旱地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思路,构建适用于内蒙古矿区差异化生态治理与综合修复的技术集成体系及可复制、可推广治理模式,有望解决黄河湖泊底泥利用率低与矿山生态修复基材缺乏等技术难题。项目经过近一年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科研人员详细探究乌海湖底泥的沉积特点及周边扬尘的发生机制,提出柔性微闭孔覆盖技术,有效降低场地周边的PM10和PM2.5浓度值;提出煤矸石粉微生物改性技术,利用从煤矸石中自主提取筛选出的优势微生物降解菌种,实现煤矸石粉有效降解,基于微生物发酵生产出沙土改良剂,并在试验中应用于生态修复基材中;基于工业固废材料研发出低碱度胶凝固化剂,成功应用于乌海湖底泥和矿山堆场固化中;利用自主研发的低碱度固化剂、耐盐保水剂、煤矸石粉基沙土改良剂以及黄河底泥,制备出可应用于矿山的生态修复基材;开展煤矸石混合骨料混凝土力学特性研究,确定煤矸石骨料及粉煤灰掺和料的最优配比,同时在现场开展坡体加固骨架模型试验,评估坡面加固格构梁的耐环境侵蚀性能;进行不同配合比植被混凝土设计,通过乌海市当地常见的草本植物沙冬青和燕麦种植,深入探明基材的植生性能和力学特性,并给出最优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