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内蒙古政协委员刘德:加快实施生态综合治理,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2-01-24 21:47:45 来源:中国网

本文转自: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齐英杰 义博 记者梁喜俊报道

黄河安澜,千年期盼。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是内蒙古必须完成好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履行好的重大政治责任。

1月20日,政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自治区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内蒙古区委副主委、阿拉善盟副盟长刘德,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围绕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建言献策,今年重点关注推动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刘德表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黄河流经内蒙古西部7个盟市、40余个旗县区,干流长度840余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15.4%,处于黄河“几”字弯顶部,地理位置独特。内蒙古沿黄地区资源能源丰富,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对内蒙古乃至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

近年来,内蒙古胸怀“国之大者”,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把生态保护和修复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力度。以自然恢复为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落实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制度,支持全社会力量参与防沙治沙,持续治理库布齐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减少入黄泥沙。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施黄河流域国土绿化行动,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增强黄河岸线及其支流流域水土保持能力。毛乌素沙地治理率达70%,库布齐沙漠植被覆盖度达53%,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形成长约12公里、宽约1公里左右的生态廊道,沿黄7个盟市森林覆盖率达16.28%、草原植被覆盖度达44.76%。

刘德认为,虽然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影响,目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态环境脆弱尚未扭转。黄河内蒙古段地处黄河流域最北段,显著特征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植被覆盖度低、生物种类多样性差,生态环境极度脆弱。该流域内的7个盟市荒漠化土地面积5.49亿亩,占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0.1%,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二是水资源短缺和用水粗放并存。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水资源先天不足,又是黄河流域上游段用水大户,且农业用水占比较大,达总用水量的67%,与国内灌溉渠系先进的地区比较,农田灌溉用水效率不高,地下水和地表水均存在过度开发利用的问题,生态用水难以保证,供需矛盾突出。

三是流域协同发展的联动性欠佳。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地域广阔,流域高效协同发展面临实质性协作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各类生产要素配置还是以行政区划为主,一体化综合治理进程较为缓慢。比如,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盟,全域被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环绕,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人力资源不足、财政收入有限,极大制约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刘德在本次政协会议上提交《关于加快实施生态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筑牢沿黄生态安全屏障,他希望从以下三个方面破题:

一是着力推进全流域生态整治保护。从全局高度落实国家及自治区相关规划任务,统筹把握左右岸、水气土、陆上水上、地上地下等各方面、各环节,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全力保障黄河长久安澜。强化黄河干支流及重点湖泊保护,加快构建以黄河干流及毗邻湿地为主的“一河”生态廊道;加大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力度,推广库布齐沙漠、毛乌素沙地治理模式,重点推进黄河内蒙古段上游的乌兰布和沙漠荒漠化综合防治。

二是科学推进水资源高效集约利用。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是农田灌溉面积比较集中的地区,要始终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同时关注雨汛、凌汛水资源开发,再生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开展沿黄灌区农业高效节水项目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区域水资源市场化和水权交易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用水结构、提高生态用水占比,保障沿黄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是协同推进沿黄盟市高质量发展。将黄河流域内蒙古段作为统一整体,从战略层面统一布局,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全力盘活沿黄资源,统筹考虑沿黄盟市自然条件、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科学编制沿黄地区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同时在政策、人力和财力扶持上适度向欠发达地区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