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围绕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大乌海及周边地区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科技支撑力度,自治区科技厅通过实施“科技兴蒙”行动,与4+8+N主体联合创新,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对乌海及周边地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取得了显著进展。2021年,科技厅进一步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支持鼓励企业创新、组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加大乌海及周边地区污染治理科技支撑。
一是健全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动出台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年7月28日,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研发投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自治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20%的总目标,建立政府研发投入刚性增长机制和社会多渠道投入激励机制,并要求盟市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引导带动全社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1年8月16日,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内蒙古自治区税务局联合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财政后补助办法》,这是自治区首次出台该类实施办法。科技厅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乌海科技型企业调研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情况、重大创新需求等,促进企业真正享受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二是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增长,总数达到1069家;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奖补实施细则》,对751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24亿元后补助。探索实施“揭榜挂帅”制度,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形成机制。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创新人才不足、技术基础偏弱等问题,积极探索支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路径。2021年5月7日,自治区科技厅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企业出题、能者解题”的技术攻关类模式,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关键“卡脖子”难题。建立了揭榜挂帅需求常态化征集机制,首批征集企业需求91项,拟于近期发布首批技术攻关类榜单。此外,对于战略意义重大且时限要求紧迫的重大攻关任务,还将实行“赛马”制,支持多支研发团队平行攻关。
三是组织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取得一批重大技术成果并示范应用。该专项围绕解决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深度精准治理的难题,建立了20000立方米左右的自燃矸石山灭火示范工程、550亩的荒漠化区域生态修复示范区。依托项目实施开发出低成本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煤基固废制备环保材料协同控制高温工业烟气非常规污染物技术,在乌海广纳煤焦化有限公司建设了两套高温工业烟气治理示范工程,分别为“年产100万吨焦化企业净化高温工业烟气非常规污染物配套10000Nm³/h反应式袋式除尘器协同净化焦炉烟气示范工程”和“10000Nm³/h生物多孔硅滤池净化湿熄焦烟气示范工程”,目前两个示范工程运行效果良好。 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形成了以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控制乌海及周边地区重点污染源大气污染的成套技术,为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固废循环利用—污染控制—生态修复的新模式。
针对黄河流域内蒙段乌海湖底泥淤泥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利用,2021年,自治区安排科技重大专项攻关湖泊底泥污染控制与生态化利用关键技术,投入科技经费1161万元,组织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公司、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联合攻关,正在研发基于黄河流域改性湖泊底泥协同寒旱地区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构建适用于乌海地区矿区差异化生态治理与综合修复的技术集成体系。
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一方面将组织实施好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湖泊底泥污染控制与生态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形成内蒙古典型矿区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体系与解决方案、高效低成本治理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解决黄河湖泊底泥利用率低与矿山生态修复基材缺乏等技术难题。另一方面将结合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加大对乌海及周边地区的污染防治、产业结构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利用“异地孵化、乌海转化”模式,引进一批适用技术在乌海转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