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黄河文化系列报道(上)】中华根魂 文化源流
2021-04-22 16:31:34 来源:正北方网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9年9月18日)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她发源于世界屋脊,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向着天地之间奔涌了上百万年。

  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奔腾之势塑造着流经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她从乌海进入内蒙古,自西向东流经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包头、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7盟市,在这里冲积形成亚洲最大的自流引水灌区,润泽着两岸各族人民。

  萨拉乌苏生态旅游区清水沟湾

  大窑文化遗址

  阴山岩刻 齐鸿雁

  万年奔流文明发源

  大江大河孕育人类文明。两河流域诞生了两河文明,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恒河流域诞生了古印度文明,而黄河流域,则孕育了华夏文明。

  我们美丽的家乡内蒙古,是黄河流经的最北端,拥有著名的黄河“几字弯”最中心的那一段,也是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线。这里,曾孕育了旧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曙光;这里,也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流交往交融的核心地带。

  流经内蒙古段的黄河长830多公里,多条支流虬曲迴转,逶迤流远。其中之一的大黑河,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坝顶村,流经阴山中段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呼和浩特大青山南麓的冲积平原,在托克托县河口汇入黄河。

  这是黄河上游的最后一条支流,冲积而成的前套地区,开阔而平坦。如此气韵,也沉淀在50万年前大窑遗址远古先民的意识和精神里,形成了黄河流域华夏祖先早期的文化思维与文明观念。

  那是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距今约50—40万年。今天,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郊的大窑文化遗址,无声地言说着当时的人类活动留下的文明履痕。“大窑文化是目前我国正式发掘的唯一一处包括旧石器时代早、中、晚3个时期的石器制造场,填补了内蒙古地区旧石器文化的空白,这表明内蒙古阴山南麓一带是远古人类开展活动之地,时代久远,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研究工程”子课题《内蒙古黄河区域文化研究》项目负责人康建国告诉记者。

  另一条著名的支流无定河,发源于陕西省北部,流经内蒙古境内,在鄂尔多斯市南部一望无际的毛乌素沙地上不断切割,形成了一条七八十米宽的萨拉乌苏峡谷。远古时期,这里曾是另一群远古人类创造文明的福地。

  据史料记载,1923年,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和德日进在萨拉乌苏峡谷进行调查研究和科学发掘,清理出200多件人工打制的石制品和骨角制品,特别是发现一枚幼儿的左上外侧门齿。这是中国境内发现的第一件有准确出土地点和地层记录的人类化石,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古人类学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首先使用“河套文化”和“河套人”这两个名词。“河套文化”由在鄂尔多斯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和宁夏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存共同构成,而“河套人”就以那颗牙齿为代表。

  鄂尔多斯博物馆副馆长甄自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多位地质学家研究认为,河套人生活年代应为5万—3万年前,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晚期智人(即解剖学上的现代人)之一。

  今天,我们在萨拉乌苏文化遗址景区可以看到,当时的河套人已经会狩猎、会用火、会制作石器和骨器,专家研究发现,狩猎不但是当时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重要活动,也是人类最早改变全球环境的开始。

  黄河作为我们民族的摇篮,催发了最优秀的文化,留下了思想和智慧,她是人类文明曙光升起的舞台。

  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提出,新石器时代的中华大地上,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如同天上群星璀璨,共同点亮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黄河流域的文明火种,在“满天星斗”中最为闪耀。

  在黄河北岸的阴山岩壁上,生活在这里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先民们镌刻出千姿百态的岩画,有动物和飞禽,也有人类狩猎、乘骑、放牧、舞蹈的场景,还有象征天体崇拜的日月星辰等大量的符号和标记,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从旧石器时代的大窑先民,到东胡、匈奴、契丹、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的跌宕沉浮,浩瀚史海波澜壮阔,巨浪翻涌。

  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境内的阿尔寨石窟,一马平川的戈壁上,伫立着一座孤立的圆形红砂岩小山,石窟就凿在石山四周的峭壁之上,此地名为“阿尔寨”,蒙古语,意思是“平地突起的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规模最大的石窟建筑群,是内蒙古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石窟艺术。从交通地理的视角来审视,石窟所在位置恰好是地处自南向北流经的黄河东岸戈壁滩之中,是广义的黄河文化区域内的一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

  千年传承血脉相通

  黄河文化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黄河流域诞生发展,黄河沿岸的古城、古道是通往西域、通往世界的商贸集散地和重要通道。上溯秦汉、延及唐宋,中华文明孕育出的诸多先进技术、丰沛物产和优秀文化从黄河流域向世界传播,彰显出令时人无限向往的中华气象。

  当秦时明月映照黄河之水,一个人类交通发展史上的传奇发端于河套大地。

  位于包头市九原区的麻池古城,经考证认为是战国、秦朝时期的九原郡,也是汉代五原郡治。秦朝时期,劳动人民修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此处正是起点。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沟通东西南北的十字路口。不仅地势平坦、道路便利畅达,而且靠近黄河,水源充足,非常宜居,同时也更加适合开展商贸往来,进行物资交流。

  在大一统的王朝时代,比如秦汉、隋唐和蒙元时期,这里作为大一统王朝有效控制的区域,中央政府会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这一地区与中原、首都等核心地区的交流和联系。继秦朝修建“直道”,历代设置郡县,隋唐建立“参天可汗道”,设置羁縻州府,到了蒙元时期,这一带更是有着畅通的驿路系统。

  蜿蜒在黄河沿岸的草原丝绸之路,也是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重要见证。这条交通路线更为广阔、连通国家和地区更多的草原丝绸之路,绵延数千年。

  文化具有流动性,既向外流动,也向内流动。在贺兰山、阴山、黄土高原和沙漠的“包围”下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黄河成为实现文化传播的最重要通道。

  “正是这一通道构成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尤其是草原丝绸之路。黄河文化的影响从这些通道走出去,其他文化从这条通道走进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翟禹博士介绍,这条通道最近一次兴盛并造成重大影响,是在清初形成以福建武夷山、湖北汉口等地为源头,一路向北跨越大半个中国,穿过内蒙古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地行程过万里的国际商贸通道,是草原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由于商路上最著名的商品是“茶叶”,因此又被称为“万里茶道”。

  在万里茶道上,茶叶无疑是最为著名的明星商品。不仅如此,茶叶还在贸易中充当了货币角色,“行人入其境,辄购砖茶,以济银两所不通”。

  这条商贸通道影响巨大,诸多城市因此出现,并日益繁盛起来。“以内蒙古包头市为例,历史上本是一个小村落,却因为黄河的一次改道,使这里成为了新的黄河码头。”翟禹说。

  清代西北通道的打通,使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活动再度繁盛,包头这个水旱码头借势崛起,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大量内地的茶叶、烟草、棉布等等在这里汇聚,之后被运往草原腹地售卖,换回皮毛、羊、骆驼等,再销往中原。凭借大漠草原的广阔市场和远销俄罗斯等地国际贸易的兴盛,包头逐渐成为当时新兴的商业城镇。

  在包头九原区麻池镇燕家梁自然村南侧的台地上,有一处大型元代聚落——燕家梁遗址。蒙元时期,这里是一处繁华的市镇,位于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的核心地带,是沿黄河交通要道上的一处非常重要的节点,这一地区在元代以前就是一处繁华的交通要道,也是东西南北人员往来、物资聚集、文化交汇之地。

  在草原丝绸之路中,内蒙古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农牧文化交错带的历史等因素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自然地理上看,内蒙古地处蒙古高原的南端,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地带;从政治地理上看,特别是在契丹、女真等时期,内蒙古地区是当时中国北方和蒙古高原南端的核心区域。”翟禹介绍。

  今天的内蒙古区域是一条横贯中国北部边疆的狭长地带,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内蒙古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这个广阔的地域内,实现了道路交通的顺畅与繁荣。

  发展至今,“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日新月异,作为中欧班列“中通道”重要一环,这一方水土在中西经济文化互动交流的大格局中,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动能。

  城川民族干部学院。

  准格尔旗红色文化。 摄影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报记者 怀特乌勒斯

  麻池古城

  黄河就像母亲一样哺育了内蒙古的各族人民,哺育了中华儿女。黄河流域的人民淳朴、温厚,而且刚毅,他们热爱家乡,依恋故土,他们把这条大河当作世世代代维系着他们的根。他们勤劳质朴、崇礼亲仁、热烈奔放、勇猛刚健的品质都源源不断地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今天,在内蒙古黄河文化区域考古发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诸如村落、堡寨、长城、墓葬以及各类文物,都见证了当时移民实边、民族交融、社会生产生活、军政建置等丰富多彩的历史。”康建国说。

  黄河,是孕育伟大生命的水脉,更是千古经略发展的命脉,也是延续文化基因的血脉。

  跨越战国至汉唐的盛乐遗址,记载着游牧民族匈奴、鲜卑融合中原文化,建立政权、发展壮大的历史;巍巍白塔屹立不倒、丰州遗址内涵广博,讲述着辽、金、元时期的峥嵘岁月……从古至今,这里都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区。

  当黄河水流经秦汉王朝的时空,活跃在内蒙古黄河流域一带的北方民族主要是匈奴。他们时常南下,与中原王朝你来我往、互动频繁,既有激烈的碰撞,更有和谐的乐章。其中,和亲就是彼此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一种重要方式。

  位于呼和浩特旧城南郊的“青冢”,见证了中原政权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碰撞融合史上的一件大事——昭君出塞。“昭君出塞反映出汉匈人民对团结共处、和平共生的向往和热爱,成为中华大地上各兄弟民族和平友好往来的典型。”康建国说。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过程当中,各个地区都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内蒙古黄河流域也不例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翟禹说。

  内蒙古黄河流域水草丰美,气候宜人,游牧与农耕两种生产方式在这一地区内长期并存。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与中原地区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里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这成为一个显著的历史特征。

  千年流淌的母亲河水,映照隋汉唐的雄风、滋养元明清的一统,见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不仅从物质上孕育着丰厚的自然资源,而且在精神上注入了雄浑的文化能量,增进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百年奋斗命运与共

  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更加团结凝聚。

  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开始走向抵御外辱、寻求民族解放的道路。

  当梁启超先生以椽笔巨书“中华民族”之时,其中蕴含的文明浪涛早已奔流万年,其中延续的精神血脉早已传承千年。

  那一刻,中华民族的命运,就像是航行在世界海洋上沉浮兴衰的船,国人共御外辱的决心,就像这航船的纤,凝聚着朴实的情感和深沉的力量,这是各族人民在斗争中共同构建的命运共同体。

  顾颉刚先生发出了振聋发聩之呼——中华民族是“一个”!

  然而,变法维新的尝试失败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了。军阀混战的乱局下生灵涂炭,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人民依旧灾难深重。内忧外患日益加剧,西方列强肆意掠抢,日寇的虎狼之师残暴凶狠,犯下滔天罪行。

  山河破碎,风雨飘摇。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此时,内蒙古地区与全国形势一样,也饱受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历次新政改革的失败,造成内蒙古地区十分混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时代呼唤英雄,时势造就英雄。这英雄就是坚强不屈的人民大众!反抗剥削压迫,抵御外敌入侵,英雄的内蒙古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一次次的奋起,一次次的挫折。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百年之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让生活在内蒙古大地上的同胞振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早期就提出实行‘民族自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民族平等’的政治原则,并将革命的种子播洒。”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刘春子介绍。

  曾经孕育文明曙光的黄河流域,再次闪耀希望的火种。三段地、城川、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与红色延安紧密相连。

  乌海湖

  太极湾。摄影 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怀特乌勒斯

  探寻民族出路的内蒙古各族人民逐渐找到了实现民族解放的真正方向。1947年4月23日,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召开的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1947年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宣布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时年5月19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致电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全体代表:“亲爱的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们!你们5月17日来电收到了。曾经饱受困难的内蒙古同胞在你们领导之下,正在开始创造自由光明的新历史。我们相信,蒙古民族将与汉族和国内其他民族亲密团结,为着扫除民族压迫与封建压迫,建设新蒙古与新中国而奋斗!庆祝你们的胜利!”

  自此,内蒙古各族人民掀开了新的时代华章,和全国人民一起踏上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1959年,22个省55个市300多个企业伸出援手,送来社会主义大家庭的融融暖意,齐心协力建包钢,团结一致渡难关,终于使1号高炉提前一年建成投产,结束了内蒙古不产寸铁的历史,让黄河岸边的包头市赢得“草原钢城”的美名。

  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空前加强,爱国情怀空前高涨。

  100年风起云涌,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一次次爬坡过坎,闯过多少激流险滩。生息在黄河两岸的儿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一心,向世界展示出更加壮美的远景。

  黄河文化的研究,黄河精神的升华。

  “黄河对内蒙古的意义重大,黄河内蒙古段的历史非常重要。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能够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谈到黄河文化的作用,康建国的脸上露出了憧憬而笃定的神情。

  同听黄河浪,共饮黄河水。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族同胞在这富庶的黄河岸边携手前行。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多个民族汇聚的区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历程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构成。

  黄河奔流不息,我们步履不停。(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院秀琴)

  大河奔流 生生不息

  安华祎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力量,是最深沉、最持久、最强大的力量。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而下,黄河一路向东流经内蒙古7个盟市,沿途形成一个大大的“几”字湾。千百年来,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交融集聚,多种文化形态在两岸碰撞凝聚,黄河以其雷霆万钧的气势、兼收并蓄的胸怀、慈养万物的挚爱,孕育了深沉厚重、多元融合的黄河文化,见证了走出苦难、迎来新生的奋发崛起,铸造了不惧艰险、敢于斗争的民族精神。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地理之河,更是一条沉淀着民族记忆、民族精神的“文化之河”。大力弘扬黄河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内蒙古有着十分特殊和重大的意义。

  传统文化只有闪耀时代精神,才能具有更久远的生命力。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就要强化同根同源的民族认同,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造福人民;就要秉持海纳百川、革故鼎新的理念,全力提升开放格局,营造创新氛围;就要珍视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黄河文化融入时代旋律,焕发强大生命力,方能凝聚更多强劲精神力量,用无数涓滴汇成千顷澄碧,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不断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新的跨越。

  1948年3月,毛主席在陕北川口东渡黄河时,站在摇晃的小木船上,望着滚滚黄河水,深深感叹:“你可以藐视一切,但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敬畏黄河、保护黄河、发展黄河,把丰厚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把宝贵的精神财富持续弘扬起来,万众一心、团结奋斗,就定能汇成奋勇争先、共谋发展的时代洪流,在母亲河畔书写内蒙古更加亮丽的发展新篇章。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