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
下一站来河南!在黄河边捡出个诗意秋天
2025-10-28 00:00:00 来源:大象文旅

第一片银杏叶落在肩头,秋天,便与我打了第一个照面。

嘿,一起捡秋去?捡拾那些散落在黄河岸边的千年诗篇,解锁华夏文明的终极浪漫。

打卡第一站:济源王屋山!雾起时,它是一首被天地珍藏的立体诗。直接把李白美到词穷!“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

而在不远处的嵩山,在秋色中巍然矗立了36亿年:“峻极位何崇,方知造化功。”我们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在其中寻到属于自己的那个韵脚,与千年前的诗人,押上同一场心跳。

站在黄河三门峡大坝前,教科书上的文字,化作扑面而来的水汽:“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存。”

小浪底的澎湃,是刘禹锡笔下的万里豪情:“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花园口的壮阔,让李白的诗句有了生命:“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开封的悬河是一道奇观:“舟行欲近城,河高雉堞低。”这条河,就这样在古城头顶流淌了千年,把诗意写进了汴梁城。

东坝头激流回转,如李白所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的浪漫,从不止一种模样。

在三门峡黄河湿地,天鹅曲颈间,张衡的《归田赋》便活了:“交颈颉颃,关关嘤嘤”这千年前的灵动清音,至今仍在湿地轻轻回响。

济源西霞湖畔,蒹葭依旧,伊人如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条河,就这样把中华文明紧紧串联。

走在沿黄生态廊道,一川秋色,两岸诗意:“寒芦风飒飒,时节近昏黄。木脱千山瘦,江空一水长。”这一刻,我们都成了画中人。

几千年来,黄河从未停止流淌,

就像诗意从未离开河南这片土地。

在多姿多彩的秋韵中出发吧,

下一站来河南,

在这首流淌了千年的长诗里,

写下属于你的那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