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嘉应观,半部治黄史。道出了嘉应观在黄河流域的独特地位。3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武陟县的嘉应观,探访这里留下的治黄印记。
黄河素有“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说法,而“豆腐腰”的头就在武陟县,“悬河”也是从这里开始。“武陟地处悬河头、百川口,历来是治河的关键要地。”武陟县嘉应观景区管理局党组书记翟嵩峰介绍,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黄河在武陟以下共决口1590余次。特别是清康熙末年,黄河武陟段5次决口,淹华北,逼京畿,康熙派胤禛亲临堵口。胤禛继位后,尤为重视黄河治理,耗巨资建造嘉应观,这里也成了治黄的“前哨”。走进嘉应观,处处留存着治黄的印记。
这里,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记述治黄史的庙观,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观”;这里,只供奉治河功臣,不供奉神灵仙道;这里,是中国唯一留存的集宫、庙、衙署三体合一的清代建筑群;这里,更是治理黄河的一个博物馆。
御碑亭、水清碑,寄予了雍正皇帝祈求黄河安澜、国泰民安的愿望;禹王阁里,收藏了历代民众对大禹治水伟业的崇敬;治理黄河指挥部的旧址里,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曾为治黄事业呕心沥血;治黄博物馆里,记录着大禹、潘季驯等历代名人的治黄之策。
“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嘉应观内的御碑亭柱上,康熙的话发人深思。千百年来,炎黄子孙没有停止过与黄河水患的斗争,中华民族孜孜不倦追求着“黄河宁,天下平”的梦想。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嘉应观,展示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坚强图存的奋斗史。“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在扛牢保障黄河安澜政治责任的同时,我们也在深挖文化资源,把嘉应观打造成全国独有的黄河文化和治水文化集中展示地,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翟嵩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