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万物并秀。大河之南,绿树成荫,草木葱茏;母亲河畔,飞鸟翔集,水天一色……五月的骄阳照耀在郑州广袤的黄土地上。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一年多来,那些留在中原大地的难忘瞬间,那些重逾万钧的殷殷嘱托,激发起郑州千万人奋斗追梦的强大力量,成为郑州人民砥砺奋进的强劲动力。
放眼西区,郑州博物馆新馆内,来自沿黄九省(区)的珍宝正在静静讲述着中华文明的辉煌故事。刚刚落幕的2021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九大活动齐奏的“黄河交响曲”,还在中原大地久久回响。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乘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浩荡春风,踏着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强劲鼓点,郑州人斗志昂扬,信心满怀,以责任为桨、以创新为帆,正在浓墨重彩书写着黄河故事的“郑州篇章”。
向世界讲好中国“黄河故事”
最美人间四月天,“豫”见黄河文化月。这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盛会,是黄河儿女对黄河母亲的深情告白。多姿多彩的黄河文化,让古都郑州向世界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创新表达方式的黄河文化月开幕式至今让人印象深刻;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凝聚四海同心;“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系列文旅活动亮出全新文旅名片;荟萃九省(区)精品的黄河流域舞台艺术演出季好戏连台;黄河文化主题艺术沙龙令人思绪飞扬;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开启全球旅游思想盛宴;中国(郑州)黄河合唱周歌声嘹亮;黄河珍宝——沿黄九省(区)文物精品展吸引观众纷至沓来……
在近一个月内,轮番登场的九项活动精彩不断,持续上演新时代黄河文化繁荣和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连续剧”。成千上万黄河儿女走进古都郑州,感受多彩的黄河文化,聆听动人的黄河故事,在这里共同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4月23日晚,在台上艺术家与台下观众的高声合唱中,大型交响合唱《黄河入海》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落下帷幕。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依然沉浸在浓郁的黄河文化氛围中,久久不肯离去。
“首次举行的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活动,带给了大家很多惊喜。我希望这个活动今后能继续举办下去,并且希望音乐能在弘扬黄河文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希望能听到更多关于黄河、关于河南、关于郑州的优秀音乐作品。”接受记者采访时,专程前来参加黄河文化月活动的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兴奋地说。
“黄河文化月活动在河南郑州举办,为沿黄各兄弟省加强交流、联通联动、务实合作,传承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中国文化提供了宽广平台,对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回顾历史、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如是说。
精彩亮出河南文旅新名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郑州、开封、洛阳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古都,见证了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当我们的脚步一路跋涉,从发现巩义双槐树“河洛古国”的惊喜、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神秘,穿越到感受盛唐东都洛阳的繁荣、大宋《清明上河图》的盛景……
当我们的目光再次聚焦斑斓的黄河流域历史长卷,不少黄河儿女在这片黄土地上,找到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本届黄河文化月立足“给黄河留下什么”,向全球精彩推介“山”“河”“祖”“国”文旅新IP,亮出“去郑州看华夏古国、到洛阳看隋唐盛世、到开封看梦华大宋”的“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旅新名片,推出郑汴洛联动的10条经典文旅线路;创新设计《千年一礼》《恋恋黄河——喜悦中原》等系列具有郑州标识的文创产品;向世界发布国际旅游城市郑州指数及郑州共识;共同唱响《一起@黄河》的主题赞歌……据统计,截至4月30日,黄河文化月全网点击量逾40亿次,引起国内外人士广泛关注,有力传播了黄河声音,亮出了河南全新文旅名片。
滔滔黄河写出浓浓“绿意”
初夏的郑州黄河湿地公园,水草茂盛,景色宜人,黄河奔流不息,浅滩上、湿地里时常可见鸟类徜徉河面,展翅起舞,戏水追逐。每当清晨霞光沐浴,天空群鸟盘旋往返,鸟鸣阵阵,构成一幅壮美的黄河画卷。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黄河生态保护是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重要的支撑。立足于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2020年,《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生态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和《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生态综合治理2020年度专项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对沿黄区域生态保护工作进行科学谋划。
围绕“天蓝水清土净,绿山美堤护滩,提质增效惠民”的目标,郑州按照“一屏二区三网四带多组团多园区”的总体思路,重点推进邙岭森林生态、大堤景观生态、滩地湿地休闲生态建设和黄河支流水质提升,高标准打造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坚定地走绿色、生态、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何为“一屏二区三网四带多组团多园区”?“一屏”为黄河生态屏障;“二区”为西部生态涵养区和东部平原防护区;“三网”为县乡道路防护林网、河沟渠堤防护林网、平原农田防护林网;“四带”为以京港澳高速、郑云—绕城—S88线、连霍高速、郑民—绕城高速为骨架的高速公路、快速路、铁路、国道、省道等构成的城市生态隔离带;“多组团”为郑州市主城区、各县(市)区主城区及其周边乡镇的生态组团;“多园区”为滩地公园、森林(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遗址生态文化公园、郊野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黄河泥沙含量高,其中90%的泥沙均来自于中游。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依然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在西部邙岭地区,相关部门重点推进以邙岭绿化工程、邙岭道路绿化提升工程、邙岭“青山”工程、特色经济林示范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邙岭风沙源生态治理,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荒山造林和水土流失治理,努力形成点线面融合、具有郑州地域特色的黄河邙岭生态治理示范区。全市还重点实施S312生态廊道建设工程、黄河大堤及其延展区绿化工程,实现生态保护与休闲观光、廊道景观与城市建设、森林体验与文化感受相融合的“北静”目标。
郑州黄河滩区面积达34万余亩。如何做好滩区的生态保护?我市探索建立了黄河郑州段生态环境综合管理长效机制,按照低滩自然恢复、中滩生态重构、高滩修复利用的“三滩分治”理念,推动滩区绿色发展。
近年来,全市还持续开展黄河河道综合整治行动,依法拆除黄河河道内渔家乐、农家乐、仓储大棚、养殖场、违法化工厂等违法构筑物与设施,黄河生态逐步得到修复。
“如今,黄河湿地无序开发人类活动得到有效遏制和清理,动植物栖息明显增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说起这些变化,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欣喜地说。
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小路蜿蜒,树木葱茏,黄河水在不远处缓缓东流。人在林中、林近水处,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面跃然眼前。这是初露芳容的沿黄生态廊道美景。按照规划,郑州市沿黄生态廊道将打造成河南省沿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自然风光+黄河文化+慢生活”生态休闲体验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廊。
沿黄生态廊道是我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率先开工的项目之一。来自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包括沿黄生态廊道在内,黄河滩地公园、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S312郑州境改建、鲲鹏软件小镇等95个重点项目,已完成年度投资640亿元,核心示范区建设取得极成效。
依托郑州特有的资源禀赋,经过国内著名规划研究和编制机构反复研究论证,郑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范围划定:郑州市全域7446平方公里,重点区域为连霍高速以北沿黄区域约1200平方公里,起步区为桃花峪段至花园口段约210平方公里。同时明确了核心示范区的三个定位: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
按照规划,在确保黄河安澜长治久安的前提下,郑州将 “四位一体”实施治河、节水、惠民和滩区生态保护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着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节约用水、防洪安全提供示范。
按照 “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外联”的城市发展布局,郑州将以32个城市核心板块为牵动,以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品质城市建设等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为突破,持续提升大交通、大开放、大产业、大文化、大生态的城市之势,努力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
同时,我市还正在大力实施黄河郑州段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努力讲好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故事,用国际话语体系阐述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全力打造“华夏之根、黄河之魂、天地之中、文明之源”的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
围绕“国家使命、黄河战略、郑州作为”主题,郑州已编制形成“1+1+1+N”规划方案体系:即“一个报告”郑州建设核心示范区重大战略研究报告,“一个规划”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一个方案”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方案,以及文化博物旅游、生态综合治理、防洪与水资源、交通工程及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20个三年行动计划、年度工作方案或专项规划。
无论生态保护还是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重大项目的强力带动。围绕核心示范区建设,我市谋划建立了1400项、总投资近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库,这些项目聚焦生态环保与黄河安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开放合作、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民生保障等领域,成为核心示范区建设的强大支撑。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强化项目带动方面,我市重点推进七大工程,涵盖生态保护修复、防洪安全治理等,其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工程中,将加快培育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2个5000亿级集群,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3个3000亿级集群,智能传感器、北斗应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大数据5个1000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厚植核心示范区建设的产业支撑。
今年是实施核心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郑州将如何在黄河国家战略实施中彰显龙头带动的使命担当?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快核心示范区建设的同时,我市将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比较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积极谋划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和黄河科创走廊,全力推动国家黄河战略在郑州落地见效。
历史的意义,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加明晰。发生在母亲河畔每一个感人的画面,每一句深情的嘱托,都牢牢定格在绿城儿女内心深处,深深镌刻在绿城大地上。
浩浩黄河水,悠悠岁月长。让我们继续高歌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在这曲民族赞歌中奋勇前进、一往无前。(正观记者 成燕 武建玲 侯爱敏 文 马健 丁友明 李焱 李新华 图)
(郑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