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从甘肃兰州一路向东到达平凉,绿树成荫、梯田如波,从远处望去,一派阡陌纵横、林茂粮丰的新景象。
甘肃省平凉市梯田。新华网 高增硌 摄
谁能想到,这里曾被贴上过“苦瘠甲天下”的标签。平凉市地处陇东,曾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区之一,遇到汛期林田和耕作道路损毁严重,水土流失等生态治理难题多年来一直是群众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近年来,随着黄河流域生态治理、梯田建设深入推进、“固沟保塬”等综合治理工程,昔日的沟壑纵横、黄土漫天焕发了新颜。
“以前上游的煤矿向河里排污,导致河水和周边的土地都变黑了。牛羊连河边的草都不吃了。”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市民赵女士说。
甘肃省平凉市汭河一角。 新华网 高增硌 摄
如今,经过整治,这里发生了彻底改变。“近些年通过河道治理、种草植树,山绿了、水清了,地里也肯‘长’粮食了。”站在汭河岸边,赵女士说,“说句心里话,环境好了,我们的幸福感也大大提高了。”
平凉市崇信县水务局副局长张荣平告诉记者,通过推行“河长+警长”巡查监管模式,部署开展了保护母亲河“零点行动”、新窑矿区环境治理大会战、河道沟道治理、违法违规采砂“清零”等行动,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5%以上。
一系列的务实举措,让黑河变清,汭河变美,黑鹳、苍鹭、鸳鸯、燕鸥等珍稀鸟类栖息龙泽湖畔,成为一道百姓亲水近绿的美丽风景线。
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
“以前,160多户村民住在半山腰,吃水要下山挑,住的是破旧的窑洞。在党的好政策的支持下,白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凉市白家村党支部书记白宁安说起今昔变化,心中充满感慨。
“山洼地修得平整,砂化路直通山顶。村民们开始陆续搬下山住进新房子。现在村子是山清水秀,办起了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对我们帮助很大。”他说。
甘肃省平凉市白家村。新华网 高增硌 摄
近些年平凉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同步推进,将白家村作为旅游示范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和人居环境改善同步实施,白家村一跃成为3A级旅游景区。
白宁安说,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里组建了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已吸纳38户贫困户入社。目前,白家村已全部脱贫。
生态产业变身“摇钱树”,优美环境成了“聚宝盆”,绿色发展开辟了一条条新路。与此同时,平凉也在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地域优势发展畜牧业。
“这里自然生态环境好。我们挖掘旧居窑洞‘背风向阳’优势,建成了冬暖夏凉、干燥通风的窑洞牛舍。”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副镇长文涛说,充分利用闲置窑洞,避免了重复投资新建牛舍,又提供了良好养牛条件,牛群发病率大幅下降。
甘肃省崇信县锦屏镇窑洞牛社。
“窑洞养牛卫生环保、牛长势快、发病率低。”今年41岁的朱海萍,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2017年,身为贫困户的她通过政府扶贫项目,贷款购买了10头牛,政府还提供免费窑洞牛舍和养殖培训。
三年过去了,朱海萍不仅脱了贫,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朱海萍给记者算了笔账:“以前在外打工,一个月挣3千多。回到家乡后,如今牛群规模已扩大到150多头,1头牛政府还给补贴3000元,最后可卖到1万多元。今年预计可挣30万元左右。”
朱海萍养牛致富只是平凉红牛养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如今,山清水秀、产业兴旺,平凉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昔巨变,生动而深刻地证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李函林)